林则徐

《林则徐》封面图片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林则徐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林则徐集》、《林则徐书简》等。他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词条内容:

人物:林则徐

林则徐童年家境寒苦,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在科举时代,他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生性聪颖,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九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举后,娶妻成家。直到嘉庆十六年才中进士,从此踏上官宦之路。

人物:林则徐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赴任广州,他严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并将收缴的鸦片于虎门海滩销毁,史称“虎门销烟”。同时,他还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并加强炮台,屡败英军挑衅。随后,林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拒绝解禁。于是英国的军舰向封锁他们的中国战船开炮,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此爆发。

人物:林则徐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于是开始去了解西方。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他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亲自主持、组织翻译外国书刊,编译成了《华事夷言》、《澳门新闻报》、《四洲志》、《国际法》等。

人物:林则徐

林则徐严密布防海岸,英军攻粤闽未逞。受阻后沿海岸北上,直侵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妥协派诬陷只有惩办林则徐,英方才能罢兵议和。道光帝求和心切,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发配伊犁。他忍辱负重,临行前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句。

人物:林则徐

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发配伊犁,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所至倡导水利,开辟屯田,推广坎儿井和纺车,还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临终时曾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不出所料,六十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被俄蚕食鲸吞。

人物:林则徐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林则徐任陕西巡抚后,镇压“刀客”, 除暴安良。之后,还对关中灾荒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开仓出粮食救济西安府等地的百姓,另一方面,向清廷请求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官员提出方案,但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

人物:林则徐

林则徐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晚年应诏镇压天地会起义,维护清朝反动统治,带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