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黑化史

《小丑黑化史》封面图片

继诺兰的《敦刻尔克》之后,北美电影票房一直处于「冰封」状态,直到《小丑回魂》的出现,票房才有所回暖。我们最熟悉的「小丑」形象应该都是麦当劳叔叔和马戏团里的红鼻头,而不知何时开始,美国的小丑们多了一层恐怖的色彩。

词条内容:

 
文化娱乐:小丑黑化史

中国观众对小丑的恐惧感应该始于2008年,在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是可以载入影史的经典反派,希斯·莱杰还凭借此片斩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本片还是蝙蝠侠系列电影中第一次没有在片名中使用「蝙蝠侠」这个词的,也是第一部跨入「十亿美金俱乐部」的超级英雄影片。

 
文化娱乐:小丑黑化史

希斯·莱杰的「小丑」形象固然经典,但第一次将小丑的惊悚形象推上顶峰的应该是「现代惊悚小说之王」斯蒂芬·金。《小丑回魂》是斯蒂芬·金创作于1986年的小说,小说一出版就拿到了年度销售冠军。斯蒂芬·金自己都说,《小丑回魂》这一类的小说他只写一次就好,因为他自己写的时候都觉得太过恐怖。

 
文化娱乐:小丑黑化史

《小丑回魂》早在1990年就被ABC改编成电视连续短剧。而2017年的电影翻拍版,则重新搅热了北美票房,打破了此前由《死侍》保持的R级电影提前场纪录。影片在技艺方面毫无瑕疵,对原著的还原度相当高,堪称斯蒂芬·金的改编作品中最好的一部。

 
文化娱乐:小丑黑化史

从2014年开始,扮演小丑的这份工作就不如以往讨喜了,从业者也出现了年龄断层。尤其是关于小丑的恐怖形象越来越多,小丑似乎成了邪恶的化身。全美规模最大的世界小丑协会就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他们认为「小丑这门艺术应该是被看重与喜爱的」。他们甚至打算将《小丑回魂》片方告上法庭。

 
文化娱乐:小丑黑化史

1969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了「恐怖谷理论」,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感觉的假设。人形玩具或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越有好感,但当超过一个临界点时,这种好感度会突然降低,越像人就反而越反感和恐惧,直跌谷底,形成「恐怖谷」。

 
文化娱乐:小丑黑化史

基于「恐怖谷理论」,人类渐渐又演化出了「小丑恐惧症」。小丑成为恐怖的象征最早可以追溯至1892年的歌剧《Pagliacci》。小丑充满笑意的妆容,与背后隐藏的死亡危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激烈的矛盾引发了强烈的焦虑感与压力。

 
文化娱乐:小丑黑化史

从2016年开始,本该在万圣节才会出现的小丑频繁出现在美国的街头、公园、学校等地恐吓、殴打、绑架路人,或引诱小孩到小树林,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威胁杀人。没人知道这些「恐怖小丑」是怎么出现的,但已经从美国扩散到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