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杠杆、供求循环与货币的作用》李斌【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债务杠杆、供求循环与货币的作用》封面图片
书名:债务杠杆、供求循环与货币的作用
作者:李斌/伍戈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译者:
出版日期:2022-4
页数:/
ISBN:9787522014630
0.0
豆瓣短评

前往下载

当当正版

亚马逊购买

全网资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阐释近年来我们对货币、经济增长与债务问题的一些新的思考。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和复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又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复杂影响。为应对危机冲击,全球实施了力度空前的货币刺激措施,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出现了新的□化,同时债务问题尤为突出,高债务现象成为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时代“强音”。由于传统理论难以解释危机后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大的危机往往也成为理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近些年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面对一些经典理论难以回答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比如,传统的凯恩斯理论认为,放松货币条件会推升通货膨胀,但近些年我们实际感受到的,却是力度空前的货币政策刺激之后挥之难去的通货紧缩压力。再比如,经典理论认为货币短期会影响产出,但长期看则是中性的,不会对生产和实体经济产生实质影响,只是一层“面纱”。但现实中我们感觉到的,则是超宽松货币刺激对经济产生的显著和深远的结构性影响。还比如,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债务杠杆问题,在主流教科书中几乎不被提及,这也使我们在分析债务问题时缺乏有效的理论框架。虽然有学者认为金融危机颠覆了主流宏观经济学仅关注实体部门的传统认知,开始更加关注金融和债务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公认的框架性认识。货币、经济增长和通胀一直是宏观经济最引人关注的三个□量,现在我们还应在此基础上加入债务。

作者简介:

李斌,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供职于中国□□银行。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货币问题与宏观审慎政策等。曾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多部。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多项学术奖项。

伍戈,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曾供职于中国□□银行,并在国际货币□□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国际金融等。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等学术奖项,并获“远见杯”中国经济预测冠军。

目  录:

第一部分 引言:供求分割下的宏观经济学困境1

第一章 研究的现实背景与目的3

第二章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16

附:全书的研究路线图37

第二部分 债务杠杆:推动还是拖累经济? 39

第三章 债务与经济增长Ⅰ:常态下43

一、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文献回顾44

二、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影响机理48

三、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形”关系:

实证考察52

四、小结68

第四章 债务与经济增长Ⅱ:非常态下70

一、债务与经济危机:文献回顾70

二、债务与经济危机:典型事实与基本假说75

三、债务对经济危机的影响:债务增速,还是绝对水平? 79

四、小结96

第五章 债务与物价稳定:债务—通胀,还是债务—通缩? 98

一、“债务—通缩”理论:文献回顾99

二、债务与物价稳定:长期与短期视角之分别102

三、展望未来:债务—通缩,还是债务—通胀? 110

四、小结115

第三部分 经济增长:供给、需求还是供求循环? 119

第六章 理解经济增长Ⅰ:供求交互循环的良性机制121

一、增长理论中的供给和需求:相互分割,还是彼此交互? 121

二、供求交互循环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基本框架129

三、小结137

第七章 理解经济增长Ⅱ:交易费用对供求循环的影响140

一、交易费用的引入:从“鲁宾逊世界”到科斯定理141

二、经济增长、交易费用与经济均衡146

三、小结151

第八章 供求循环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实证考察153

一、供给与需求:静态考察155

二、供求交互循环:动态演进163

三、小结178

第四部分 货币的作用Ⅰ:短期增长还是跨期均衡? 181

第九章 供求循环中的货币:交易媒介、购买力创造与

货币非中性183

一、货币与经济增长:传统理念184

二、货币与经济增长:新的视角190

三、货币扩张的动态效应与跨期均衡:逻辑与DSGE模拟209

四、小结239

第十章 进一步理解货币与经济:储蓄、投资与货币的

关系241

一、实际和名义□量:储蓄和存款的关系241

二、储蓄和投资:传统框架的解释244

三、储蓄与投资:引入货币后的新观察246

四、小结251

第十一章 货币与经济的循环与互动:一个实证考察254

一、近年来宏观经济的新□化:供求交互的视角254

二、经济金融循环:不同阶段的动态□化267

三、供求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与信用扩张280

四、小结290

第五部分 货币的作用Ⅱ:总量约束还是结构效应? 293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的总量边界:警惕零(低)

利率陷阱295

一、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多重均衡296

二、零(低)利率陷阱:形成机理307

三、零(低)利率陷阱:实证检验311

四、小结331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以定向降准为例341

一、定向降准的结构效应:文献回顾341

二、定向降准的结构效应:理论模型347

三、定向降准的结构效应:数值模拟359

四、小结367

第十四章 从货币政策到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

内在逻辑370

一、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回归“双目标”组合371

二、“双目标”组合与“双支柱”调控框架376

三、“双支柱”调控框架:探索和实践388

四、小结389

第六部分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393

附:对经济增长中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再观察407

参考文献419

索引445

后记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