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

《丁汝昌》封面图片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海军提督。在甲午海战最后一战威海卫之战中,率北洋海军困守威海港和刘公岛,被日军海陆围攻,陷于绝境,最后丁汝昌服鸦片自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词条内容:

人物:丁汝昌

丁汝昌,1836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读过几年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在豆腐店做学徒。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加入太平军,成为程学启的部下。

人物:丁汝昌

1861年,安庆被湘军围困危急,程学启率丁汝昌等300余人向湘军投降。后来李鸿章创建淮军,曾国藩调了一部分湘军前去,丁汝昌便在此列。在淮军期间,丁汝昌作战勇猛,在镇压太平军的作战中,多次立功,最终官至记名提督,从此成为李鸿章亲信。

人物:丁汝昌

光绪初期,李鸿章创建海军,这支海军就是后来的北洋水师。丁汝昌也在这个时候,被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海防差用。在任职期间对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呕心沥血,严于律己,但整肃军纪不够严厉,贪腐严重,并且其严重依赖李鸿章,对李鸿章言听计随,北洋海军在其领导下,俨然为李氏家军。

人物:丁汝昌

198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7日,中日舰队在鸭绿江口相遇,黄海海战开始。历时5小时候,海战结束,北洋水师损失5艘战舰,日军一艘未失,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于这场严重失利,作为北洋舰队的提督和中方战场指挥官丁汝昌的战场指挥有一定失误,负有一定的责任。

人物:丁汝昌

黄海之战后,日军将战略进攻方向转至山东半岛,欲海陆配合攻占威海卫。丁汝昌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因为没有得到上级命令,固守待援,最终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多次请求陆地援军相助,都没有得到回应,在拒绝了日军逼降之后,丁汝昌选择了吞药而死以谢国人。威海卫战役结束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人物:丁汝昌

史上对于丁汝昌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主流的观点是尽管他以死谢罪,但还是难以补偿他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所应负的责任。清史稿这样记载:「甲午之役,海陆军尽覆,辱莫大焉。汝昌虽有罪,而能以一死报国,尚知畏法。汝贵、志超丧师失地,遗臭邻邦,靦然求活,终不免於国典,何其不知耻哉?」

人物:丁汝昌

丁汝昌战后长期背负罪责,至今仍争议不断。争议集中在以下几点:1 能力不足,2 怯战,3 投降派。后两点已经被证明了有失公允,而关于第一点「能力不足」似乎更该责怪清政府的「用人不当」恐怕更为合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