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與詩意:馬華文學的欲望》黃錦樹【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内容简介:
當代最關心馬華現實主義文學議題
文學評論名家黃錦樹
第三部現象級研究論文集
懇切探討華文世界與馬華文學的文學想像,與如何實踐
只要想成為學科,一切學科都必須認為自己有邊界和某種內在規則,即使這些是隨時間變化的。沒有甚麼比民族自大和學科短視的組合更能讓學生停止創造性地思考。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椰殼碗外的人生》
●關於本書
三十年來,沒想到我似乎成了最「關心」馬華現實主義文學的留台學者……我認為它應視為另一種「中國性」的體現。「本土」、「主體性」也者,是「馬華文藝的獨特性」更符合時代學術話語的一種抽象轉譯。
——《現實與詩意》自序
本書共分三卷,收錄十六篇文章,集結作者數十年的深度思索。
卷一涉及華文文學作為一種「民族文學」的反諷式重探,「馬華文藝的獨特性」和它自身的悖論,從華人史的角度看馬華小說視野如何窄化,重探「馬共小說」及「非詩」的馬華文藝獨特性,在在都關涉馬華文學所關涉的各種"現實“。
卷二則是尋找馬華文學的「詩意」。從數十年的馬華新詩史裡上下求索,熱帶華文小說作為香港現代主義的前世,馬華現代小說的時差與時延,馬華文學裡民國的形影神,一種自我解構的南洋史詩,野故事。
卷三始於對「華語語系」的批判性反思,繼而漫遊於南方華文文學加拉巴哥群島的空想,馬華文學裡的橡膠樹回憶,花蹤作為馬華文青取暖的唯一爐火,文學性的政治。
全書完整收錄黃錦樹對現代華文文學的獨到觀察,是探討現代華文文學議題不可忽視的重要觀點。
作者简介:
黃錦樹
馬來西亞華裔。一九六七年生,一九八六年來台求學,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一九九六年迄今任教於埔里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曾榮獲多項文學獎。
著有小說集《夢與豬與黎明》、《烏暗暝》、《刻背》、《土與火》、《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猶見扶餘》、《魚》、《雨》、《民國的慢船》、《大象死去的河邊》;散文集《焚燒》、《火笑了》;論文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謊言或真理的技藝》、《文與魂與體》、《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等。
相關著作:《大象死去的河邊》《時差的贈禮》《烏暗暝》《論嘗試文》《火笑了》《散文類--新時代「力與美」最佳散文課讀本》《刻背(全新修訂版)》《猶見扶餘》
目 录:
自序
(附:《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黃錦樹卷》跋)
卷一 現實
華文文學:作為一種民族國家文學?
附: 「為什麼要讀馬華文學」?
「此時此地的現實」:重探「馬華文藝的獨特性」
香港-馬來亞:熱帶華文小說的兩種生成,及一種香港文學身份
從華人史看馬華文學――現實主義問題的駝鈴個案
為什麼失敗的革命需要小說?――再論「馬共小說」
後五一三時代的「一個大問題」:馬華文學作為流亡文學?
(附:大山腳盆栽)
卷二 詩意
尋找詩意:馬華新詩史的一個側面
論非詩
空午與重寫:馬華現代主義小說的時延與時差
「滿懷憧憬的韻母起義了措詞」——論陳大為的「野故事」
「馬華文學的背後有個民國的影子」:試論馬華文學的「民國」向度
南方華文文學共和國――一個芻議
附錄
花蹤:一場文學運動?
馬華文學裡的橡膠樹——我們的情感記憶,我們的「窠臼」
別再華語語系
馬華文學的欲望――一個「文學性」的故事
引用書目
論文原發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