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开场:女性学者访谈》【今天,女性主义一路高歌,女性整体的生存境况是在恶化,还是在改善?为什么年轻人都在拒绝内卷、开始躺平?疫情后,世界将去向何方?】 (若水文库)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曼仔
    曼仔2023-09-17 02:44:34北京

    包慧怡那篇爆炸好看,上野千鹤子和霍克希尔德这两篇好看。其他的一般。戴锦华和贺桂梅的两篇不好看。真的不喜欢戴锦华的语言风格,冗余的语言和贫瘠的语言都是糟糕的语言,因为破坏了表达的准确、生动、感染力。

  • Lottie
    Lottie2023-05-05 14:10:36上海

    访谈讨论很有广度,以学者视角,去讨论阅读、文学写作、社会科研等等。印象极深的几篇采访是戴锦华、毛尖和包慧怡的。个人觉得女性学者最为克制的一点是没有太多“好为人师”的欲望,特别是戴锦华老师分析当代人“潜意识自觉”的不愿意反抗,可能是对世界和现实有更深刻的认知,但同时在持续地自我催眠和说服,所以对此倒没有必要费力唤醒那些“能知道却不想知道”的人群。以及于女性主义,学习前辈的理论成果是重要的,无需过度沉迷“大女主”的流行文本,女性的性别身份与生命经验如何内在地掌控逻辑更为重要。包慧怡老师之前在读毕肖普诗集的时候就很喜欢,是一位非常有趣、敏锐、勤奋的学者,看到她努力写稿到每天只睡2小时真的觉得自己好废物啊。成年之后生命力的萎缩是常态,希望也能少点自我规训和镣铐,多在事与事的间隙里寻到些自由和坦荡。

  • 子文东🤪👻
    子文东🤪👻2023-05-22 12:43:31福建

    想不到读完后最喜欢的一篇访谈,是对包慧怡的,感觉访谈者可能和她是熟悉的朋友,所以对话非常流畅又坦诚,和前面那些很正规的访谈形成了鲜明对照,尤其是包慧怡甚至也没有太多谈及“女性身份”和“女性主义”,更多地在解释自己如何平衡学术理想和现实,如何作为一个学者(而非意见领袖)看待性别问题。在看了前面那么多性别问题研究者和性别视角的文化研究者之后,包慧怡的这种简单反而更让我感到踏实。当然,其他一些访谈也都是值得读的,适合对女性主义文化研究有兴趣的人作为一本导读,碎片时间翻翻还不错。

  • 水令杉
    水令杉2022-11-29 11:59:51广东

    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理工科女性学者的访谈录呢?

  • 祝羽捷
    祝羽捷2022-11-20 21:38:34上海

    我们都知道,想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女性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要更多。而她们的专业和坚持、存在和抗争,会成为各行各业女性前进时的灯塔,在身处黑暗时指明方向,在面对困境时抚慰人心。

  • 你尽有苍绿
    你尽有苍绿2024-02-26 09:25:12陕西

    除了上野和贺桂梅,其他女学者的访谈没有落脚在“女”上,所以三星给这两位及包慧怡(纯粹地对人文学术提意见,简直去做教育部部长)。有几位甚至深度恐弱厌女症,不停强调自己没被歧视,就是毛尖和黄盈盈,尤其黄盈盈,态度非常傲慢自大,一直在擅自定义读者都是乌合之众,不会花费时间精力认真研读牠的访谈,但通篇逻辑混乱,非常自由落体,反对法律干涉性侵案,是因为要保留性中的“暧昧性复杂性”?意思不就是“你女人也爽到了还有啥不满意的。”维护卖淫,而且还提出很多伎女是自甘堕落,已经是男权的忠实打手了。

  • 恶鸟
    恶鸟2022-11-23 17:42:16浙江

    最后一篇包慧怡最好,基本全篇可划线,五星

  • 粟冰箱
    粟冰箱2022-12-10 18:47:47四川

    她们的生命真开阔啊,让人由衷地感到被激励。

  • 玛嘉烈玛嘉烈
    玛嘉烈玛嘉烈2024-05-05 22:41:56湖南

    对于简中学术界哪怕是性别为女的老师们,尽管从未抱有过什么从女权主义出发的期待,但没想到的是,这本的无聊程度还是超过了我的想象。采访结构上的散漫使得所有采访的文本可读性十分之弱,和每一个访谈对象之间都没有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近乎走马观花式的对话,只有访没有谈。过半数的访谈对象不是在拐着弯对爹对老公对男导师致以崇高的谢意,就是在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感叹我能有今天可真幸运,仿佛不够客观不够中立不够超越性别的回答就无法显现自身高人一等的生命体验,却唯独忘记了,不敢以女本位视角为前提去深入结构性不公的一切假设本质上都是空中楼阁而已。就更不用说其中的某些人自以为是地矮化女性视角为结构性不公打掩护的样子,简直就是为了在这样的体制内运行存活,早已经彻底让自己被大爹痰盂盆腌入味了。

  • 华之敖不理解
    华之敖不理解2022-11-16 10:03:03北京

    编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读者们拿到书的时候看到的究竟是什么。是性别,是对谈,还是学者?以及,怎样去将这三者推到普通读者中又不至于太有疏离感和排他性?后来的某天忽然反应过来,贺老师那句“学术真好,因为它可以给我们以解释”为何久久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是的,女性,学术,仅仅是一种棱镜和空隙,我们能透过它看到什么,会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这个激变的时代,这些才是它的内核,在每位学者的对谈中,在每个词汇的缝隙里,意义得以显现。于是,作为视角和方法的女性学者访谈,以《开场》开场。

  • 叶三更
    叶三更2024-01-11 09:41:20北京

    几乎每个学者都在回避关于女性主义的讨论,要不说自己幸运没遇到,要不说应该默默奉献证明自己的付出,要不甚至受益于女性身份……更多的讨论围绕学术本身。比较喜欢霍克希尔德、上野千鹤子、戴锦华和包慧怡的部分,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能够回答人生问题,我们的学术和自我存在紧密相关。

  • 你找到对象了么
    你找到对象了么2024-04-05 00:15:45江苏

    怎么会有人觉得戴锦华老师在炫技……

  • momo
    momo2024-05-21 09:49:49浙江

    发现很多老师都提到过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的影响,一些活动的举办意义可能在当下不显,但还是能细水长流,润物无声。

  • 烧酒哲
    烧酒哲2022-11-22 19:06:25上海

    一天读完,其中好几篇之前都在公众号上读过,落到纸质书上能明显感觉到信息密度的落差。以及最好看的还是最后一篇,受访者本人的人格魅力比她们输出的观点更能打动人。

  • 奈良暴走鹿
    奈良暴走鹿2024-04-24 13:07:25陕西

    毛尖那篇拉低全书水准,为了表现风趣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让人厌烦

  • 姜小白
    姜小白2024-03-23 10:21:37湖北

    最喜欢邓小南、上野千鹤子两篇,女性主义是女性经验的传递,如何做女性,如何成为女性,从这个思路看过来很有共鸣。想起自己,如何做gay,什么是gay,如何成为一个满足自己期待的gay,跟上野千鹤子讲的如出一辙,自己也曾追求做“荣誉男性”来抵御迷茫。同时也伤感的想到,什么是男性,如何做一个男人,如何成为一个满足自己期待的男人,直男跟女性一样需要学习,同样被很多toxic masculinity困住。邓小南教授的观点初读略让人抵触,但细想最适合这方土壤,未来女性的地位取决于今日女性在各个领域的奋斗与追求。无论什么领域,浪费一半的大脑,就注定缺乏活力。占人类的一半,就必然要占住一半的位置,否则对该领域就是浪费头脑。

  • 蜡树orsay
    蜡树orsay2024-01-03 14:06:10重庆

    第一个访谈就振聋发聩。职场异化!

  • 范文婧
    范文婧2022-12-29 14:28:37上海

    从得知这本书到阅读过程中我从未想过要给这本书一个低于五星的成绩,直到我发现这十一篇中有两篇内容来自男性记者。我感到了强烈的被欺骗感,不仅是内容的深度上和表达能力上,更能看出记者做的功课和自我积淀比其他几篇差了太远。我真的非常生气、非常不满,一年以来我的95%阅读都是女性作者,年底的这本却如此被骗。//阅读过程中做了不少标记,多了许多想读的作品,尤其喜欢戴锦华和毛尖,感受到了女性学者之间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互相影响,戴老师这篇“弃民”和“行动”的片段我看哭。我一直在想,如果要我去采访,或者我参与这个系列的话,什么是我最好奇的,我想我最想知道的是,作为研究者是怎么看待社会思潮变化的,自己又能否接受自己“跟不上”了。我也是从戴老师的采访中读到了相关的片段,“渴望去了解年轻人”。

  • 三号碱性电池
    三号碱性电池2024-03-30 23:35:59英国

    除了汲取了很多学科(但多数还是聚焦在社会学历史语言学上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学科相关)的知识外,更好玩的是看到了很多女性学者作为“普通人”的思考,观点和学术不能脱离作为人而存在,很多以为只有自己在疑惑的事其实不是个例,很好地打破了身边即世界的束缚。很多观点应该会在日后脑海里不停闪回(例如对问题的穿透性、群体内的文化惯性还有套路叙事之类的),而且因为采访人物的迭进,看到了很明显年龄和专精专业带来的不同哈哈哈,人物形象特别鲜明,有人和学者有人更潇洒,现实世界里应该很想和毛尖老师做朋友

  • OCEANUNRAVEL
    OCEANUNRAVEL2022-12-19 10:47:09法国

    篇目之间质量差异很大:取决于采访者提问的质量,更取决于学者对学科发展潜力的反思力度。一些困惑乃至不适,也确实需要对照个人历史考量。有人怀抱着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遗产,也有人因为遭遇背叛,而说:“不论女性主义者之名有多受争议,我也不会放弃自己女性主义者的身份。这是为了告诉那些前人,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但无论如何,传统是该去接触的,作品是该去了解的,访谈多少逼问立场,抵触难免成了上当;与此同时,年轻人在网络上的讨论、当下的非虚构,也不应被学界居高临下地审视。也向所有参与这一项目的人致敬,且让讨论——落到纸面便是出版——不惧所谓的“红线”,生长在缝隙角落。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