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分岔口:一个退学博士的自我进化之路》【为什么读博?为什么要放弃?怎样选才不遗憾?留美退学博士以亲身经验回答命运的三连问,讲述由危到机的真实逆转故事!人生的分岔口看似曲折,实则是照见并提升自己的机会。】刘怡【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Roquentin
    Roquentin2022-07-15 09:11:58

    哇,我还是忍不住好奇心继续往下看了,毕竟作者经历跟我那么像,人类学、历史学和科学史的背景,从岭南到DMV...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那么不自量力的把自己博士退学史叫做“沉重的历史”,说自己博士退学故事“势必将影响或作用于留美历史学博士,留美博士;海外留学生,包括本科生,甚至初高中生;博士生,不论学校、地域和专业;研究生;出海访问交流学者;从事国际交流和对外贸易的专业人士;以及对美国历史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好的吧,没错,她成功在这个烟雨朦胧的午后让我这个“留美历史学博士”生气了。

  • ;)
    ;)2022-07-04 07:37:09

    批评是傲慢,提供建议是贬损,祝福是假惺惺,热心帮忙是没安好心。认知扭曲是真的。以及为什么会有半本留学指南啊?????

  • 白炽病人
    白炽病人2022-08-13 12:50:30

    在某 top 5 学校上过研究生课程,班上有个国内本科刚到美国读研的中国同学,口音问题加上课上没营养的发言,一直被美国博士生翻白眼。作为某评论说的小留 (文理学院美本),我一边为中国同学的 lack of self-awareness 感到尴尬,同时也惊悚于美国博士生的粗鄙。graduate school 也是职场,我在非学术职场也遭受过这样的 “欺负”,我想作者对学术界浪漫化想象太多,才收到如此般冲击。博士退学或者推出学术界,其实早已形成一种叫做 quit lit 的文体,much less whiny and much more informative and reflective,或者作者多读读美国人写的 quit lit,多接触美式写作思维,更能释然。

  • 齐冠雄
    齐冠雄2022-10-29 11:38:25泰国

    我觉得是作者人有问题

  • Anonymous
    Anonymous2023-07-04 03:10:13新疆

    作者对女性老师同学staff的描述言辞之刻薄令我瞠目

  • Falskaprofeter
    Falskaprofeter2022-07-01 19:36:18

    所有人都很toxic 包括作者 事实都被情绪包裹太多层 还有一些我完全无法共情的反应方式 读来读去不知道什么值得相信 作者的认知、表述都很不可靠的样子

  • 薄荷灰
    薄荷灰2022-03-05 23:59:08

    微信读书no.忘了多少。读的时候仿佛从一面镜子看到了自己,看到别人“不成熟”和“不圆滑”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曾经的不成熟和不圆滑。

  • [已注销]
    [已注销]2022-07-07 20:04:20

    今日摸鱼看完了,我的心灵仿佛遭遇到了作者的情绪攻击。

  • 林小咩咩
    林小咩咩2022-07-17 19:37:48

    如果作者少一些用词的主观性和情绪的宣泄,相信会带给大家更好的阅读体验。正如作者所言,本书不止于描述困难,还包含读博的指导意见和方法,但可惜的是,这部分内容显得较为薄弱,与作者的写作目标有所差距,字里行间依旧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彻底走出退学阴影~

  • 商隱🧙‍♀
    商隱🧙‍♀2023-02-24 19:57:46广西

    不想留下一个很mean的评论。但确实很想说,可能不是因为“读博”这件事情本身如何如何,也不是说这所公立大学如何如何,而是因为作者似乎总带着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滤镜去解读和理解其他人的行为,所以整个事情看上去愈发诡异。

  • RovingMutt
    RovingMutt2022-07-05 08:08:09

    對作者充滿深刻的同情。除非天賦秉異或者極其幸運者,從異文化進入美國的學術體系實際上非常難。最難得是了解並順應美國的學術規則,否則便會擔負不適合學術的種種後果。作者作為對這個系統的不順從不盲從者,給出了自己的經驗教訓和反思。當然,這其中,這個學校給試錯者提供的幫助之少,對系統內問題之忽視,讓我也是大開眼界了。

  • ^
    ^2022-06-15 13:35:15

    一路读到博士才抑郁,我哑然。

  • Bidasari
    Bidasari2022-06-30 20:49:02

    又傻又mean的作者被toxic workplace给pua了一年的故事,好在最后悟了,真是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 林云开
    林云开2022-07-08 18:24:58

    第一章很迷人,就像是高校版纸牌屋,一封封师生之间的邮件往来,游刃有余地揭开权力和谎言的面纱。这种饱含情绪的叙述暗含危险,容易获得“不可靠叙述者”的苛责。好在作者坚持诉诸“反思性”(归因于人类学训练),力图厘清事件、组织联系和深层结构。很好的学术圈祛魅文本。

  • 云起风萧
    云起风萧2024-05-10 18:55:03重庆

    此书基于作者的私人叙事,因此作为外人无权也无力作评判,阅毕即可。后半部分的tips:冥想、瑜伽;保持开放,活在当下,悦纳自己,慈悲为怀。

  • 一一
    一一2022-03-03 11:02:46

    博士退学继而“愤”笔疾书,是偶然却又必然的生命体验。我把自己的经历和总结写下来,愿里面的金子、银子甚至玻璃渣子都能折射出可为你所用的经验和智慧。出道即巅峰,虽美丽却危险。我愿逆流而上,继续认真书写人生,邀你跟我一起看世间斗转星移,体味爱恨情仇。

  • 布谷卟咕
    布谷卟咕2023-03-17 20:44:51北京

    刚开始看还觉得是很好的中美文化差异样本可以被“二创”解读,渐渐地我觉得作者有的“认知偏差”和对别人“阴暗”的想象让我的阅读体验从原本只是八卦到震惊…然后看到第二部反思,包括后面贴的原信又感觉还挺诚恳的。交通、破木板房、对时间的紧张、被歧视深有体会,只是我当时忍了,认了,没想到还可以这么刚。

  • 小米粥Anna
    小米粥Anna2023-07-03 09:29:00黑龙江

    现在有多少退学不是因为研究难以突破创新,而是因为琐事纷争。但是这也是读博的一课,总要学会什么,要么是专业性的,要么是成长性的。

  • 净止素简
    净止素简2023-05-17 11:42:27上海

    这几个月我常和朋友说,硕士毕业最大的感受是: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回看本科毕业的自己,还有今年本科毕业的学弟学妹,在象牙塔和周边人善意的保护下,心灵是很理想主义和单纯——这是十分宝贵的。硕士毕业后这半年多,是个对「学术」——尤其是人文社科——不断的祛魅过程。正如作者书中说的:「现在哪里都没有净土,想要寻找一片净土这个想法本身就有点偏执。」祛魅之后,你是否还有勇气继续选择在这条漫长又艰险的道路上走下去?在读此书的两周,我也正好在思考未来5-10年的人生计划。读毕,心中已有答案,不再有惶恐、焦虑、懊悔。人生如旷野,有千百种可能性,不可自我设限。但求道之路注定不是一条直线平坦的大道,而是弯曲回肠、时而向上时而向下、常被繁木峻石阻挡的山路。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会那么容易,需要一步一步去闯出来。

  • karaShiba
    karaShiba2023-12-10 08:00:30美国

    老中遭遇实在界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