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谌旭彬【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扭腰客2023-12-11 15:07:05上海
行文之啰嗦,逻辑之混乱,材料之正史野史不分,抖机灵中对预想读者的显摆与谄媚,让这本书与机场、高铁【书香角落】摊位完美适配
- 会行走的书2024-05-20 12:26:13上海
又是一本伪历史作品,真毒草,借着晚清讲《秦制两千年》中的论点,仍然是典型的先立论再找各种或真或假的证据。对这段真正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应该看茅海建或徐中约或陈旭麓或陈恭禄的书啊。
- 道2023-11-18 15:08:44北京
流水记账,行文繁杂,叙事啰嗦
-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12-18 10:41:35陕西
《大变局》所写的,是从1861年变革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覆灭之间半个世纪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半个世纪只是两代人的时间,并不算长,许多辛亥革命的目击者还能依稀记起当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的往事,但在这半个世纪中所发生的巨变,却超出过去千百年来无数个半个世纪所发生的变化,太平天国之乱、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国变、清末新政,巨变不是以世纪来计算,而是以年来计算,几乎每一年,这个帝国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有些是政变战争强制引发的震动,有些则是现代科技引起的社会革新。本书采取逐年纪事的方式来书写这场变革,更具有时代的意义。对于一个多世纪后的我们来说,晚清是个可以视为一体的总体概念,但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那是他们年复一年挣扎在安与乱、新与旧、改革与革命之间不断见证变局的一生。
- 五花王2023-12-26 21:01:44北京
我称作者这三本书为秦制三部曲,《秦制两千年》是一份概述,《活在洪武时代》是一次纵剖,《晚清改革五十年》是一片沼泽。走出秦制的泥沼如此艰难,我们今天还有一只脚在其中。
- 小宋威武2024-01-30 17:22:47广东
这部厚书把晚清历史脉络梳理的非常清晰,深夜看完,掩卷感慨颇多。灭亡前的晚清,犹如一具行将就木的僵尸。它的理念、行动严重落后于时代。从乾隆中后期开始,特别1840年以后,清廷的愚昧保守、闭目塞听已经越发制约着国家的进步。但清廷只擅长内卷,从来不想主动变革。即便面对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变,在亡国之际,清廷也只是装装样子,蛄蛹几下,但始终换汤不换药,迈不出彻底革新的步伐,导致知识分子和汉族官僚集团的离心离德。晚清的崩塌如此丝滑,让人觉得顺理成章,没有一丝惋惜。晚清的灭亡带给后世很多启示,国家层面就不再赘述。对于我们个人,同样值得警醒,如果不拥抱世界、拥抱新知识、行动迟缓、愚昧保守,那么,也终将像一块肮脏的抹布,被丢弃在垃圾桶里而无人惋惜。
- 梅大姑2024-03-07 23:19:48山西
回顾现代中国的来处,我们进步了吗?纵观,当然是进步巨大到惊人。但若以上帝之眼俯察,又实在像是一直在历史的怪圈里打转,只不过换了服装头面语音语调而已,几乎每一种立场每一种情绪,都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当下对应之物。真的开了眼界的智者,至今仍身被污名,而那些漂亮话依然震耳欲聋的响亮,苟且的仍在苟且。如果我在那个时代,我会怎样?一边读,一边忍不住地想。太多的愚人蠢事了,却又不断提醒与自问,以后见之明褒贬古人不可太轻易轻浮,若我在彼时,十有八九也不过是出钱没钱出力惜力,only出嘴吧? 总之,非常好的一本书,与商兆琦写日本近现代《无责任的帝国》并置,应对巨变,东亚两国两种路径两种失败,真是两部好书啊,那种会对作者心怀感激的好书。
- 北邙大鱼2024-01-20 09:49:10湖北
要說精彩部分就是作者書後後記,可以說說清庭轉型必然失敗結果,法家緊箍咒永遠選在統治者頭上,所以在一次一次改革下失敗也就順理成章,而且康梁更有政治投機者成分。
- 陆吴双2023-11-24 21:33:30山东
如何看待王朝更替 作者本书和《秦制两千年》《活在洪武时代》都属于痛斥专制体制,本书更是痛陈王朝末期政权的僵化腐败和首脑的昏聩,各种内斗,多少能人智士都无力回天。 作者10年前开始本书写作,当时本书观点会得到很多认同,西方代表文明开放,东方是封闭专制,可现在大清的所有问题安在灯塔国更合适,贸易战和不讲理技术制裁的闭关锁国,2位8旬老翁为总统大位的争斗无下限,大清的鸦片变成芬太尼。 在“定体问”已经成梗的当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应该换个角度了,“觉醒时刻”属于历史必然,当年大清不要说慈禧,就是知识精英也没几个人能明白西方的体制,而当今如作者都在积极探寻,道路问题成了全民大讨论,反而是白房子里的人不肯开眼看世界。
- 一片树叶2024-04-05 09:03:34江苏
新京报2023长名单,2024行读奖top10,财新 晚清改革史,权力中枢如何一次次把改良者变为革命者。
- 马大象2024-01-30 17:51:17北京
【2024-3】搞个三五年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不难,长达五十年的改革之路必然会从立竿见影的地方逐步走向“深水区”。晚清改革无疑是被动的,但是不代表它一开始方向就是错误的。这本《大变局》从1861年写起,选择了其中五十件具体的人和事,这些改革亲历者在当时的环境里做出了他们最大的努力,去面对这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有足够多的史料供我们去直接观察当事人的言行,甚至内心活动,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虽然它增加了我们理解历史问题的难度,但如果脱离了人性的复杂,历史便成了客观规律的奴隶,毫无生气和魅力。
- u7582122024-02-18 00:55:24北京
早点读吧。十年前走出帝制没几天就禁了,没想到今天居然出版了言论尺度更大、细节更多的同类型读物。
- Kenny2024-02-13 10:45:10上海
写的很好,尤其是招商局公司国进民退的三阶段,以及梁启超关于改良与革命的讨论、关于中国旧史的反思,以古鉴今。作者以时间为轴的叙述方式,没有像大部分通俗历史作品一样扣住几个巨人,而是更加客观的着眼于事和史料,这也避免了梁启超所言“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历史成了英雄的舞台,舍英雄之外再无历史”的体例。美中不足就是叙述有时侯难免啰嗦,同一个内容重复引用多次。
- 启风2023-12-21 19:59:34北京
在谌旭彬看来,晚清改革呈一条倒U形曲线,前半段尚能披荆斩棘地坚持行进,后半段步伐越来越慢,方向越走越偏。慈禧太后名义上实行新政却要求“万勿多言西法”,推动立宪又后悔君权被削弱,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干脆处处明言议会不得干预……近年来颇具影响力的“改良被革命打断”的观点显然站不住脚。 清廷最终自食改革失败的恶果,八国联军摧毁了慈禧的权威,紧接着地方督抚因权力被削夺而与清廷渐行渐远,加上各省士绅通过谘议局串联到了一起,清廷变得脆弱不堪,一推即倒。
- 饿霸地煮2023-12-08 10:21:04上海
如果说秦制二千年是讨论封建社会人们很苦,这本大部头则是讨论封建社会人们很愚,前者属于脱离历史背景谈历史,后者虽无问题,但似无大张旗鼓论之必要。当然材料选取很刁钻,对不了解近代史的可以看看。晚清五十年以甲申易枢和庚子之变为两个节点,前二十年是恭亲王慈禧同治,变器物为主轴,在重要的事情上驻外大使、修铁路电报留洋藩属国等或者各种愚昧理由延宕要事,或者自欺欺人,自剜双目,死活不愿融入国际,不重要的事情,如皇帝跪拜礼这种非常计较。但依然攒下可观的家底,在中法战争达到虚荣心顶点,此后慈禧赶走奕䜣,建立独才,甲午战争被揭穿老底,自改革失败,帝后两党厮杀,到义和团暴乱,一系列大悲惨后方启动改革。最后十年,表面上是向西方学习,清廷暗中集权,严防汉臣,曲解宪正,但本身威权不复,绅权大张,掉进子贡陷阱,最终亡国。
- 胡同2023-12-01 20:43:22广东
太多细节可惜没有提炼,而且后见之明的感受很强,觉得研究晚清史,还是要将其放在当时的国际关系和环境里才好,比如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的时候,苏俄的所作所为,大陆思维和当时大航海思维的冲突等等……不过看了尾注,嗯,基本都是国内资料
- 慕容复2024-02-10 10:47:09黑龙江
挺喜欢这种一章讲一年的编年体写法,就是这个尾注的设计不知道哪个天才设计的,这么厚的书居然把所有章节的尾注放在全书的最后几页,这是就怕别人仔细看吗?
- 谭复生2023-11-03 19:25:36上海
庚子拳乱是慈禧的群运,彼时极大多数愚众支持慈禧而视极少数正常人为”汉奸”杀之而后快。慈禧倒退胡闹时间短因限于内外因素,外不能治洋而内南方不从其命东南互保。如其权力大如乾隆,则胡闹倒退十几年都没问题。清廷这种独夫模式,若遇社会经济危机,外必诉诸于战争内必求助于运动。国内广泛寻找替罪羊,或为犹太或为资本,虽资本之恶唯有法治治之,而非求助于独夫。独夫乃病源本身而非药方。然封闭体系下无民意可言,愚民往往成为独夫之工具助纣为虐,命运早就论定难以挽回
- 廴聿2024-01-11 15:39:44河北
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通过辛酉政变,慈禧登上晚清历史舞台中心,开始主持大清政治变革。1908年慈禧去世,1911年辛亥革命,满清覆灭。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波谲云诡,可以说是中国两千年历史中未有之大变局。50年间超出过去千百年来无数个半世纪所发生的变化,太平天国之乱、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国变、清末新政,所有的巨变动荡集中在50年间,同时也是看晚清朝臣主要是慈禧和汉族官僚体系在变动中的能力水平。我们回看百年前历史能站在上帝视角,但当世人身处事中,却难以正确抉择,所有人做出决定都是自己知识文化、眼界见识、经历经验、站位立场的综合影响体,苛责古人实不应该,但是若是换个人执掌晚清政权,总不能比慈禧差了吧。
- 冰冷的太阳2024-01-10 19:05:48黑龙江
编年写法,记录了整个晚清改革的努力,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以及惯性思维影响,最终只能改朝换代,有很多材料都是头一次看到,很有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