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隐性社会规则:终身雇佣制塑造的日本》(方寸系列)【日】小熊英二【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danyboy
    danyboy2024-04-04 00:08:16北京

    关于日本社会职业结构的书,社会学一类,但可以作为日本当代文化的深层次认识。毕竟就业——人们怎么上班(雇佣还是派遣),怎样的职业路径,有何历史渊源等等,是社会结构的最真实反映。泛读,印象较深的是对日本政府的“课”的描述,很到位,大意是:日本政府实际由各个不同的课组成,“部”反而是表面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知识。延续传统的官僚机构和民主制度下的内阁机制之间有很强的差异

  • asterisk
    asterisk2024-02-17 15:55:17北京

    难得的日本人的大部头,对于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如何作为特定时代,企业和员工之间博弈的结果,为何在日本和欧美有差异,以及如何在当下不适应,学历贬值,员工内卷,在经济增长放缓情况下,还是得有更多年轻人来承担成本才比较现实

  • Cynthiastar
    Cynthiastar2023-11-30 11:32:47上海

    他真的好啰嗦。。

  • 哦噢喔
    哦噢喔2023-11-27 14:15:06广东

    打工人研究打工时,会有怎样的审视?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宝藏”级的新书,它探究的是当代日本的雇佣惯习——三种生产方式与二重结构、学历廉价、员工平等等等。对于这些社会现象的形成,作者从社会发展史、福利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据扎实,数据表格多样,也可见作者为此阅读了多少资料。 个人认为本书有阅读顺序有两种,若是小白,可按本书的编排顺序进行。如果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可以先从第四章开始读起到第八章,再读第一到第三章,最后读终章,因为从第四章开始讲述明治后期日本雇佣的变化,而第一章便是概述日本存在的雇佣惯习及其与他国的比较。不管怎样,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仍为独特。

  • 千寻
    千寻2023-09-21 21:50:03湖北

    本书讨论了日本社会规则的行成,分析了“大企业型”、“地方型”、“残余型”三种生存方式类型。抑制学历现象以及企业秩序扁平化或单轨化现象值得深思

  • 小包子
    小包子2023-10-01 10:38:28上海

    “现代人群主要问题不仅在于“大企业型”和“地方型”生存方式人群之间的差距,更大的问题是那些既没有得到长期聘用岗位,又没有在地方占有一席生存空间的人越来越多,即“残余型”生存方式人群在不断壮大。”分析社会现象能够这么直白,真不容易,当然这分析的是岛国。结构奥特曼组,企业怪兽族,和其他那些时代炮灰族们重构战后的岛国社会,小有趣。这本是岛国社会学名手小熊英二的力作,从岛国就业常规情况分析梳理出社会面共性的规则、惯例、所谓民主与平等的隐形暗线逻辑,分析有理有据有料有力,放索恩那部《巨兽》隔壁凑个主题,很不错。

  • 地瓜骑士
    地瓜骑士2024-04-22 20:36:21重庆

    读至60页。

  • 仁波切·偉
    仁波切·偉2024-04-23 11:51:28上海

    作者详细地论证了日式终身雇佣制的起源和崩溃,基本上把这个制度的优缺点都说清楚了,唯一不足的就是对未来的展望,也似乎这个方向是无解的,再来一场社会大的变革,那就需要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了,也不是当今的日本能承受的了的事情。

  • AJI.9
    AJI.92024-04-13 01:11:58上海

    又是一本逻辑模型有大漏洞的“学术书”。先开头自己说利用三分法“不完美” 再依此从头至末“自圆其说“有何意义?社会学发展到至今还在兜着圈子老一套方式浪费时间式地分析(对后来者/年轻学者毫无启发)。对“成人SeQing行业”的崛起丝毫不提的老派“伪现实”分析,且完全忽略了真正的悖论即日语中自带的敬语系统:文字符号在社会发展中的极大影响因此反驳中根千枝理由也站不住脚。有的书看了使人聪明,有的则dumb people down此书确属后者。(选择翻译出版此书中文版的策划者也无慧眼)提出众所周知的企业政治(居委会架构模式)捆绑、劳动价值与道德捆绑、学历问题,然而到最后也没分析对。此类捆绑就在日语语言系统里存在(捆绑了敬语系统)/pre-modern/antiquity来自于此,奈何作者缺乏明晰洞察力。

  • 秋山雪見🍁
    秋山雪見🍁2024-04-05 03:50:11福建

    日本战后最终成型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与“企业内工会”的形成分别来源于战前精英阶层的雇佣模式、品级序列制以及军政组织原理的借鉴,这当代日本分别以企业、村落形成了“大企业型”、“地域性”、“残余型”的职业形态。小熊英二结合美、德的例子,指出日本与欧美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横向的社会行会组织而是纵向的共同体,属于看重第一学历和能力的“低学历社会”。与德国的专业化职业办公不同,日本的“大房间”办公同时也形成了“课”的共同体。而学历在日本发挥的是“身份”的指标作用,但看重的只是能力而非内容。从三重结构到普遍性的“社员”,“大企业型”的成型伴随着“地方型”向“残余型”的转型。小熊指出社会共识是推动战后日本社会结构性问题变化的原动力。但根深蒂固的纵向共同体造成的区隔,才是阻断了职业流通的裂痕本身。

  • 六甲山气象台
    六甲山气象台2024-04-28 17:32:53上海

    每一章的内容都很详实,当然缺点就是叙述过于繁琐,因此总结部分是亮点。对战后日本劳动史、教育史、企业管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细读。

  • 斯颁涩
    斯颁涩2024-04-10 10:22:06上海

    日本被称为测试服不是没有道理的。日本灵活用工,中国灵活就业,一个文化圈内的国家,殊途同归。

  • 蝾螈
    蝾螈2024-04-24 11:57:26法国

    其实并没有读完,太多零散的信息了

  • 秀逗君
    秀逗君2024-05-25 20:43:20山东

    很多时候看过去的日本,就像看未来的自己,可偏偏有人不信邪。

  • 墓子 Ariy
    墓子 Ariy2024-06-25 22:31:43广东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这本书 可能是看的不要连续 导致有时我觉得作者讲的稍微有点绕 但是还是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历史进程中体现了日本到底是如何形成现有的“长期雇佣制”以及我个人认为丝丝透露了一些为何日本职场的现状是“男性至上”以及上下级的关系为何透露着一种“部队感” 以前对于长期雇佣制就单纯的误以为是中国gwy这种 但是通过这本书了解才发现原来区别还是很大的 而日本的雇佣体系又是多层结构的 再反观中国有相似也有不同 正如作者所讲“官僚制移植”现象普遍存在于所有社会 只是表现形式以及强弱化不同罢了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2024-07-13 20:07:39北京

    二重结构和现今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处啊

  • 水瓜
    水瓜2024-08-11 17:22:49浙江

    年功序列、一括採用、学歴重視、定年退職、人事異動、正規ー非正規、大手ー中小,一直默认是日本社会的传统惯习原来是经历了明治维新逐步发展,直至1980年代体系构建完全,再到90年代开始逐步瓦解的过程。与其说是日本人的民族性造就了日本独特的社会体系,不如说是诸多个历史的偶然和与之伴随着的社会惯性互相作用的结果。不管是西欧,美国,还是日本式的雇佣体制,世界范围内正在向19世纪“野蛮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渐渐回归。

  • 卷羽潜鸭
    卷羽潜鸭2024-02-17 15:00:28广东

    其实早就看完了,但是分析的一般

  • juanzi
    juanzi2023-10-12 16:30:14河南

    还可以,读完,更了解日本打工人状态,女的为什么很多家庭主妇,压力也很大啊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