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迈克尔·J·戴蒙德【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冬至2024-02-18 16:23:31上海
在这个“父亲缺位”已成为普遍现象的当下,这本书的主题就显得更可贵了。全书以发展心理学的时间线结合精神分析的思想,论述了父子在漫长一生各阶段的核心议题,思路清楚,论述流畅,很适合想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亲”的人。
- 有眼眸的鱼2024-03-24 13:07:52美国
父亲因为儿子,才完成真正的补完。
- 小圈962024-03-05 21:50:36北京
母亲与孩子的联结是纯天然的,父亲与孩子的联结是需要被培养的。
- WalteR仔2024-03-16 10:13:56广东
作为一位父亲,通读此书,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生该如何和自己的儿子相处,以及反思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 明树2024-04-22 07:51:18北京
很直男,也没有任何新鲜东西。
- 悲伤逆流成河2024-03-15 13:01:05江苏
我的父亲虽然与我聚少离多,但是他在我读书时代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伟岸无声,好像是父爱的形象。的确和母爱是大相径庭的
- 琢玉人2024-07-02 21:56:11山东
似乎说了点什么,但仔细想想好像什么也没说
- 内外人2024-03-12 18:58:32河南
无需站在一种先验角度反复强化、自我认同、窄化对性别的定义。无需在这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性别二元对立下稳固雄性荷尔蒙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无需在因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对性别标签化的、刻板的虚幻影像中做不假思索的迷失、臣服。更无需在一切因社会构建而形成的对两性的肤浅认知中封闭“自性”从而和“多元性”擦肩而过。也许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砸碎一切不切实际的,扪心自问后又觉得羞愧难当的,看似努力实则逃避责任的,渴望打破而又固步自封的,羞于启齿却又时常掩饰的高贵谎言,积极拥抱变化或许才是真正出路。
- 叶临风2024-06-05 14:51:54浙江
有孩子的那一刻,女人立刻就成了母亲,男人却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逐渐成为父亲。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创造了孩子,但孩子也创造了“父亲”版本的我。我希望我的余生都能记住这一点:我与孩子是互相成就的,我并不比他高一等。
- 莎拉米2024-03-23 00:23:49北京
因为初为一个小男孩的妈妈,让我选择读这本书,但没想到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男人。
- 牙会长出来2024-08-15 14:07:36北京
【202464】不是父,也没有儿,就是好奇想读。然后…就…真没读懂。
- 湖2024-03-15 11:24:03江苏
如何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作者是资深心理学博士。他用他的经验和学养和大量案例和讲述如何培养足够好的父亲。我有点奇怪,他专门只讲父子关系,父女关系是不是不同?
- Xan2024-03-20 21:48:04上海
有点絮絮叨叨了,虽然有时候会想一想,但是觉得整体低于预期,也有可能是读的没那么仔细。书中所有案例都是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缺少中国特色下的父子关系(譬如婆媳矛盾的处理),总结起来就是:一要在早期持续陪伴和良性输出,中晚期要学会父子和解;二是在任何阶段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并与之和解。 书中这段话很好,非常概括的总结了父子相处的一生:(略)
- stargazer2024-02-24 15:07:50上海
题材和分析架构不错,行文有点啰嗦。 很好的将一个男孩成长男人,和其父亲应该在不同人生阶段给予什么样的指导,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怎样调整适应新阶段的定位给出了详细建议。男孩成长不是单方面的,父亲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也获得滋养与成长,在带娃的同时通过回溯对照自己与父辈间的关系而获得新的体悟和对生命意义的升华。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亲从英雄成为了狗熊,从神变成了虫,从了不起的大人变成一个普通老男人,接受自己在孩子人生中的退场也宣布着孩子成功的迈向成熟与成功。父亲在把握权威分寸感的同时,保持与孩子的共情与理解,刚柔并济的爱是完美亲子关系的纽带。这当中,每一个阶段都可能成为一道坎,作为父亲唯有坚韧地存在着。 Be a FATHER.
- happiness jun2024-03-10 12:30:05北京
如何处理好父子关系?首先别自己当父亲,你拥有了平等视角。其次别把他当儿子,你拥有了无压力的亲密关系。
- youye20462024-03-31 10:05:07上海
才看到70%,焦虑却增加了700%。
- 石头2024-11-01 23:40:36辽宁
没有什么新鲜的知识,本以为可以反过来学习如何和自己的父亲相处。 父亲这个角色在夫妻以及子女教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对于儿子的培养,愿自己将来的一天,能够得上格。
- 别古2024-07-17 17:29:13山东
改名为父子关系是不是更对呢?而且书里其实没有什么很新的东西
- 刁蛮小乖2024-03-27 04:43:44山东
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并不次于母亲,一个父亲的缺席,会导致孩子很多方面的缺失,比如安全感,比如恋父等等。父亲对于孩子没有母亲的细致,但绝对是用另一种方式在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这本书可以让父子关系或者父亲们觉醒。
- hans2024-06-29 14:58:50广东
本书绝非育儿宝典之类,而是理解关系、认识父爱乃至体悟生命的诚意之作。作者显然师承佛洛依德,并糅合了发展心理学,按时间线去尝试论述父亲之于儿子的一生所求与所需。父亲绝非简单的物质提供者,更是情感滋养者,精神传承者,要对儿子做到保护、供养、引领、指导,帮助儿子从孩童蜕变为男人,而自身也会受到反向滋养,完成自己的蜕变与和解。很喜欢精神分析师惠尼宁的一段话:“如果父亲相信自己对儿子的付出是值得的,他会过自己儿子的心中,且不强迫儿子依附于自己。那么,无论是当下还是永久,他都会成为儿子独立成长过程中最滋养的那个部分。他身体的腐朽,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其存在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