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求剑:年纪·阅读·书写》(理想国·唐诺作品)唐诺【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把噗
    把噗2024-01-02 11:00:09北京

    我要是编辑,每一句都想给他改……

  • AOI
    AOI2023-12-01 21:05:01上海

    大概是目前中文写作者中唯一一位出一本我就会追着一本看的作家。这种绵长的文字不深深提一口气是读不完的,尤其在追求短平快、强刺激的时代,是有些吃亏的。但是如果你能看得进去,会觉得很舒坦,仿佛日子也悠长了很多,回到那个还没有被手机绑定的时代。这本系统性来说没有《尽头》那么令人惊艳,不过整体水准没有下降。有人会觉得他散,但我很多问题都想看看他是怎么想,怎么说的,跟着他的发散性思维天马行空,从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非常有意思。很多事他很明白,说出来一针见血,但底色还是温暖的,会给人力量。喜欢他引用的博尔赫斯名言,从沙漠握起一捧沙,再撒在别处,你就是改变了这个沙漠了。人来过这个世界,做过事,这个世界也就因你而不同了。如果到了他这个年龄,也能成为像他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还是值得向往的。

  • 沈书枝
    沈书枝2024-02-26 10:44:36北京

    1月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那种不太常有的“如此有收获”的感觉,使人沉浸其中。这是我第一次读唐诺的书,可能跟这整个是一本“年纪”之书,而我也已到了将要真正去面对中年之感的年纪了有关。唐诺说有一天他忽然意识到他身边的世界是在不断变得年轻,因为一个极其简单的事实,即是他在变老。不是“老”这件事本身,而是随着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增加,看待世界的目光变得更为清晰和丰富。携带着这样一种眼光,去重读那些更为年轻时候读过的书,往往发现了自己过去所不曾/不能发现或懂得的东西。唐诺也写到这个时代老人所写的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这件事件。但读着读着,有时我又有点怀疑起来,像是叛逆,因为他写的那些“大书写家”,很多作品我要么是没有读过(是的,即使他们很有名),要么是二十来岁时读过的,早已忘光了,无从验证。涌起了要阅读更多的心。

  • 恶鸟
    恶鸟2023-10-31 12:13:18浙江

    唐诺的文字有点像贝类受到异物侵入不停分泌珍珠质形成的绵密的层层包裹,有时苦口婆心,对文学和阅读是真爱

  • 海绵
    海绵2024-05-23 17:41:04四川

    絮絮叨叨的书写方式实在接受不了,令人烦躁。书里也没发现有新意的东西,三分之一处弃读。

  • 靠起来很舒服
    靠起来很舒服2024-06-11 21:25:55上海

    如果能跟着唐诺的文字节奏读进去,会收获一种稳稳的幸福(?)。讲当年龄的增长成为一种新的“眼光”,再投注于曾经的阅读体验之上,又能增长新的智慧。下“笨功夫”跑马拉松,诶真是可爱。

  • Xiao的储藏间
    Xiao的储藏间2024-04-21 23:54:24海南

    好喜欢啊!

  • 大路
    大路2023-12-29 15:02:52河北

    唐诺身上贯彻着一种自由,随性,纯粹又无用的美学,看十三邀时就极喜这种脾性,听他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他能保证每天奢侈地密集阅读写作八小时以上,几乎是沉浸在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文学宇宙乐此不疲恣意穿梭遨游,对他沉醉着迷的一切文学人物,作品,作家,圈内现象,事件,逸闻,读写心得,体会津津乐道,如数家珍,深得其中三昧。且不失时机有一种豁达冷静的旁观者的幽默,智慧,讽刺与洞见显现。比起一个学者,作家,不如说他更是一个完美的读者。他习惯的方式,治学追求的无用是不迎合,不主张,不推荐,更不在乎,有太公钓鱼的意味,无用也是大用。

  • 黄白蓝
    黄白蓝2023-12-31 21:44:47重庆

    我居然最喜欢写有吉那篇

  • 雪果拉
    雪果拉2024-06-04 13:59:34上海

    【邦妮推荐】唐老师这种绵长的文字不深深提一口气是读不完的,尤其在追求短平快、强刺激的时代,是有些吃亏的。但是如果你能看得进去,会觉得很舒坦,仿佛日子也悠长了很多,回到那个还没有被手机绑定的时代。有人会觉得他散,但我很多问题都想看看他是怎么想,怎么说的,跟着他的发散性思维天马行空,从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非常有意思。很多事他很明白,说出来一针见血,但底色还是温暖的,会给人力量。喜欢他引用的博尔赫斯名言,从沙漠握起一捧沙,再撒在别处,你就是改变了这个沙漠了。人来过这个世界,做过事,这个世界也就因你而不同了。如果到了他这个年龄,也能成为像他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还是值得向往的。 (PS:没看完,读了1/3,后面有机会再看)

  • 真的很冷
    真的很冷2024-05-23 09:47:44广东

    正如唐诺所说,他的读者是经过挑选的。不喜欢他的人,总会觉得他在掉书袋,啰嗦。而喜欢他的人,会觉得他很准确地将阅读者,书写者内心所思所想都写了出来,而且文笔惊艳。至于掉书袋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如果诸如博尔赫斯昆德拉都讲过了,而且讲得更好,那为什么不用呢,这也是唐诺的想法。我一直很喜欢唐诺,但这本书确切来说,稍显疲态,起码比起《尽头》来说,弱了一些,《尽头》那才叫读得酣畅淋漓。不过即便如此,读倒《文学书写作为一种志业》这篇的时候,还是不由得感叹,唐诺太真诚了,条理清晰地像一个长者一样给你分析利弊,让你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利维坦。这篇我其实在他之前的讲座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记得,那个讲座,唐诺几乎是照着文稿去念的,没有什么互动,甚至眼神交流,如果不是唐诺,换另外的别人这么做,我只怕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 kino
    kino2024-06-02 11:32:06北京

    不是很对胃口,顺便我要吐槽一下日本篇有吉写了那么长是粉丝吧我说

  • 胖子曦
    胖子曦2024-01-28 09:53:23上海

    唐诺的很多话,第一遍读完“这写的啥玩意,有语病吧?” 第二遍读完“写的到位,恰到好处(但依旧不乏啰嗦感?)。”第三遍读完“写的好啊,真好啊。”PS:作为一个偶尔看日娱的人,那篇《“瘟疫”时代的爱情》算是个小惊喜了。

  • lei
    lei2024-04-04 15:08:23北京

    在中信书店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毫不犹豫的买了。这本书藏在众多装帧精致色彩明亮的封面的书中间,丝毫不引人瞩目。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含义在他写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的时候就已经用过。只是船身的一道又一道愚人刻痕,我们想用它来找掉落时间大河里的某物。封面上有年纪、阅读、书写。而这本书写了上了年纪的阅读感受,感觉世界都年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先高大的人物开始缩小,他们逐渐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我们仿佛越来越接近世界的真实面貌。的确也是,每每想到莫扎特的曲子,我都会想那个年轻人有多么惊人的创造力啊,而再也不是高大遥远的音乐家。他写对张爱玲的阅读,也完全因为对书写时张年龄的熟知,而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岁月给我们的礼物。

  • 欢乐分裂
    欢乐分裂2024-06-30 16:15:33上海

    熟悉的唐诺风格——在阅读舒适区畅游,不厌其烦地援引心爱的作家们,身体力行地验证阅读和书写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行文之繁复可以体察到对读书的深入(提到张大春吐槽自己的啰嗦——真是很清醒啊);赞赏他对鉴赏的态度——鉴赏不能纯以感受、“没标准、没道理、没是非高下之分”。 本书另一大主题是关乎年纪——“中年原来就是生命样态本身”,博尔赫斯形容的“非常缓慢的黄昏”已然降临,站在逐渐接近人生边缘的地平线上,感受昆德拉所言“人在不同年纪的观看位置看到世界的不同模样”;提到师母刘慕沙的离去“我们和死亡之间再没有亲人挡着,我们已移到前排的位置。”(想起《回归故里》“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他成了孤独的排头兵。”) 后记提到《聂隐娘》磨镜少年诉说自己来历的告白拍得极好,现场无不动容,但最终被舍去——好想看这一段啊!

  • 吾歹戏拖棚
    吾歹戏拖棚2024-06-19 19:54:30山东

    要深吸一口气,提着精神不受打扰得读进去,很有收获,像个文字的老师傅,遣词造句间阐述的主题和要说明的看法,很觉触动。 “看君一本书,胜谈几厢话”。 有些主题,大概类似日本Talk show的传奇主持人和侯孝贤电影的部分,明显觉出完全陌路的氛围。 总体上,点出来不少未曾想那么深,那么远,那么宏观的思维角度,值得读一读。

  • 领头洋
    领头洋2024-06-26 08:31:16天津

    第一本唐诺的书,真的是叹为观止!书里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邃的思考深深地吸引了我,不停的在贴标签🏷️,但是等真正读完全书才发现我已经标记了一大半,几乎每页都有一句或者一段话值得去再次回味!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思维的浅显与单薄,把更好读的《尽头》安排上!

  • ly的读享生活
    ly的读享生活2023-11-21 11:34:56浙江

    我真的好爱唐诺!我真的好爱唐诺!!我真的好爱唐诺!!!是需要一场发疯的那种爱!!!

  • 三十叶子
    三十叶子2024-04-18 03:09:07上海

    唐诺的确够啰嗦,不过他是絮叨得如此真诚。没有居高临下的文字,一遍又一遍地叙述,非让你明白不可。 唐诺继续写,我就继续看。

  • 非虛構
    非虛構2024-03-26 23:30:51北京

    如此的相互運動並非線性的。它包含一種回返,而回返也是再度啓程,閱讀就是一場讓思由之出發超越已思的回返。意義就在此,在這場往返之中,而這場往返識別其軌跡只是為了獲得使之更進一步的方法。沒有哪片真理的領地一經宣告,便可讓人牢牢立足。照亮精神客體的,只有一種無窮的追問,任何回答都不能將之窮盡。它由此與一種內在的體驗相會合,特徵正是只以其自身為權威。精神客體乃是一種挑戰,因為它迫使我們在藝術之外思考某種絕無實用目的可言的東西,沒有任何藝術性,只有無窮追問的敲打。在某一刻,思想轉身回望,而被它置於日光下的一切並不令它心安,因為它看見這日光本身被黑夜所洞穿。我們並未佔有什麼,亦未得到滿足。海德格爾說:在黑格爾那裡存在著滿足所思之物的需要。與之相反,對我們來說,起作用的則是所思之物中未被思考的東西的窘境。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