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杨斌【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10-04 17:00:16陕西
“海洋中国”并不缺少好奇心与冒险精神,对海外世界的观察细致也常常洞若毫微。杨斌的《人海之间》就是这样一本洞若毫微的海洋中国史,它的起点,是泉州近海打捞出的一艘南宋沉船,这艘在宋元之际的战火中沦没的古船,连同船上的水手、货物以及它无意之中携带的解读海洋中国的秘钥,沉睡在海水深处近八百年,终于在今天重见天日,让人们意识到历史上中外横跨海洋的商贸文化交流竟是如此频繁密切,而另一艘从印度尼西亚海域打捞出的晚唐海舶“黑石号”,则让人们看到了一千年前无钉之船的航海技术是如何打破海宇隔阂,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制造。而船上所承载的那些货物,则见证了中国与亚洲、欧洲乃至非洲的交往,从权贵所重的龙涎香、珊瑚,到平民日用所需的椰子、海贝,这些微物像一张绵密之网,连接起了一部物的全球史。
- bookbug2024-05-30 18:17:42西班牙
一本带有专题性质的学术随笔集而非专著,所以尽管仍旧是立足于考古和史学的研究(不是单纯讲故事),但没有那么拿腔拿调的学究气,算是不错的普及性读物。作者在书中一改古代中国在文明领域相对封闭的刻板印象:两河,农耕,中原,内陆等等,提供了一个属于海洋中国的视角,而这个海洋中国同样也属于海洋亚洲与世界。其目的其实是让我们能以一个包容、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古代中国,同时把这种包容和开放延续在对待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态度上来,毕竟国家、民族和文明的自信、自强,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借用约翰·邓恩那句名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都是大陆的一部分,人如此,国家亦然,都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 春秋2024-04-27 16:55:51广东
随笔集,讲了很多航海方面的细节。对椰子的印象非常深刻。张爱玲一节我觉得稍显突兀,因为导入有些生硬,但南洋作为一种意象确实值得深挖。
- 阿巴厮2024-02-20 22:59:11四川
前面考古部分最好看,后面的归纳总结也不错,中间有点无聊。趣味性知识性都还不错,串讲了下,古代中国和海洋,特别是印度洋的联系。
- 祝羽捷2023-10-16 17:12:08上海
很有趣味性,侧重于海洋交通史。
- 大甜甜~~2023-12-03 00:21:23北京
果然,可以在旅程上读完,因为并非特别艰涩的学术论文。其实最让人心痒痒的是所谓港口妻子的说法啦。以海谋生的社会,要面临着特别不稳定的生死和长久的别离,他们的性观念和夫妻感不像中原社会这么封闭,其实没什么特别好差异。反倒是后来的娼妓化,我觉得更带有全球化之下的那种身体商品化特征。作者写到,唐代的海上贸易,还主要是阿拉伯人以无钉船的形式到中国来,而宋代的海洋贸易,已经是中国人的主动进发了。虽然不一定非要和唐宋变革论纠结起来,但是这个结论本身是很有趣的。贝壳贸易的背后,是奴隶贸易的高度加速化,这个是我从没想过的。最后的点题,有点老了,但未必没道理。中国的海洋知识,传承下去就特别难,清人就已经把马尔代夫和澑山分不清了。但随着明代海禁,这几乎就是个必然结局。
- 胡小猴2023-10-19 14:54:17江苏
找回被遗忘的海洋基因,关乎想要拥抱怎样的未来。
- 婧然的大理书房2023-10-19 08:26:29云南
与儒教截然相反的海洋文化一直被排除在主流叙事之外,感谢作者扒出这些非正史的引文,为我们填补了太多空白,详见书评
- chrisminte2023-11-16 16:05:32北京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 韧勉2023-11-16 12:01:09北京
本书是杨斌教授多年来研究海洋史的物质文化史札记,内容十分丰富,《往返印度洋:宋代海船泉州一号的前生后世》提及通过泉州一号和南海一号船底附着的贝壳化石从而判断当年两艘古船的航行轨迹类似,都包括东海、南海和印度洋。《为什么只有印度洋出产龙涎香?》讲述了龙涎香虽然来自海上,但是其发现过程完全靠海边的人类建构。《仙人海上来,遗我珊瑚钩》指出四海龙王贡献的宝物都是海洋贸易品,看似是佛教色彩的故事,实则商业意识极浓。《港口的爱情》爬梳史料提及伊本·白图泰眼中古代中国南方港口的中外青年的爱情故事,角度新颖。最后一部分提及多位汉文化圈里较少为世人所知的通过海路求经和传播佛教的中古僧人,既有韩国去印度取经的,也有东晋南朝向东南亚传经的,视野广阔。
- Matt2023-10-15 22:35:57浙江
如果早知道是公众号文集应该不会去读。 用考古证据说话的文章还比较有意思,纯文字史料的文章只能匆匆翻过。
- 刀叢中的小詩2023-10-23 21:01:51北京
《人海之间》——中国认识海洋的若干个片段。历数中国古代王朝,其巅峰正是从拥抱海洋开始。年度国家财政总收入之冠,不是唐朝,也不是元朝,而是南宋的1.6亿两白银。明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勉强达到它的十分之一;清朝咸丰时期,仅仅才三四千万两。更有学者考证,其时南宋经济规模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三。有时想想,如果没有厓山海战,如果郑和能够持续下去,如果下南洋之后有国家行为,现在的世界会不会不一样?
- 小喜鹊的拍嗝师2023-11-14 15:51:28北京
写随笔就还算有趣
- 自有我在2023-11-07 20:29:03江苏
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在明清时期海上发展遭到了严重的中断,并被外国列强在海上打开国门的国家,重新认识海洋的重要性,重新发展我们的海洋事业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必须。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也要增强民族自信心,也要去梳理历史,看到我们在海上也曾经如此辉煌过,也建立起未来依然可以成为维护海洋和平大国的民族自信心。
- 我本善良2023-10-02 13:49:25北京
从民间到官方,从来往到封闭,这里探讨的是印度洋如何与国人渐行渐远的问题,我们也曾是一个海洋国家....
- 丸子书阁2023-10-16 21:51:07广东
这部学术随笔中,作者以中外海洋史、交通史文献史料和相关的研究发见,以及考古发掘为基础,别具一格地从海洋史的角度,关注和梳理古代中国的海洋活动,尤其是在印度洋上的交往情况。在论述过程中,有大胆创见,亦注重考据谨慎。这部作品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海洋经历作出有益填充之余,也不失为一部海洋史学研究入门的趣味读物。
- 文在兹2023-10-21 17:12:51山东
从黑石号到张爱玲,汇聚了海交史上的高光点
- 多糖海盐芝士2023-10-31 15:21:15陕西
如果不读这本书,我对千百年前的古代中国也曾在海洋上漂泊绚烂过的事实实在无法想象/非常感谢作者开启了另一个视角、属于古代中国的“海洋文明”
- janes2023-10-31 09:47:00北京
杨斌教授的这本书从“船、物、事、人”四个方面展开了一幅海洋中国的画卷,由东汉至明初我们一直是海洋文明的深度参与者,一直是一个海洋强国,在读这本书的期间参观“国家海洋博物馆”时看到了宋元时期的福船模型,被深深震撼,读起来更有画面感。
- 杜云琼2023-11-06 08:51:18北京
很好读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