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秦涛【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齐物秋水
    齐物秋水2024-05-22 09:40:52北京

    中国古代峨冠博带版的“十四怒汉”,本土化了,很有趣,也很有意味。我也提供另一个思路,不太严肃,血腥被谐谑冲淡了一些,清代石天基《传家宝》的一则笑话,讲的是一个孝子,其父生病,延医治疗,医生说,除非孝子割股或能回生,孝子说这个不难,拿着刀子就出门了,此时为夏季,有一人赤身睡在屋外,孝子以刀割其股肉一块,“睡者惊起喊痛,子摇手曰,莫喊莫喊,割股救父母你难道不晓得是天地间最好的事么?”

  • 法妹儿
    法妹儿2024-05-14 23:32:30上海

    虽然是模仿洞穴奇案创作,但很有中国法律史中伦理或人伦讨论的趣味,只是这种辩论风格和行文,颇为现代,甚至不像我国当前的裁判文书和法庭辩论,更像莎士比亚戏剧的台词,但足够好看。

  • 赫克托尔
    赫克托尔2024-05-16 20:25:23广东

    作者的古文阅读量超大,中国的忠孝仁义各种辩论观点都很有意思。完全赞同观点12、13、14,如果主动杀无辜者分尸给自己父亲吃能够判处无罪,这吃人的道德从何而来?这样的孝道骇人听闻。

  • 虫虫
    虫虫2024-05-20 10:01:57河北

    假如“洞穴奇案”发生在中国,看诸子百家如何唇枪舌剑,从伦理道德法律仁义各个方面展开辩论,每个观点都能找到原型,有几篇颇有启发,外一篇华朝法律往事言简意赅,权利结构与法律渊源模型更是一目了然,可以看做中国法思想史的极简构建。

  • Neski.
    Neski.2024-05-14 19:25:59上海

    你们学法律的是不是经常精分,一个案子不断推翻从前的自己😂。写的好好,法律小白看得津津有味,推荐阅读,2.3个小时就能看完的一本小册子,但是引发的思考有很多

  • ly的读享生活
    ly的读享生活2024-05-30 09:42:46浙江

    我很好奇:撰写这部作品的时候,秦涛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我的感觉:一种理性的癫狂,一种解构的热情,一种被趣味驱动的仿佛孩童在捏泥巴、塑造物形的快乐,只不过,这里的“水”和“土”的元素要复杂得多。 想象一下,让自己化身为14个不同身份的人物,相互激辩,左右手互博,这种“头脑风暴”难道不好玩吗?相当考验学识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啊!

  • 皓水
    皓水2024-05-26 21:38:39上海

    引经据典颇为精彩,中华法系“礼法结合”的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有一个小建议:既然认为“公案”有教学案例之意,在14份辩词后增补一篇对这些辩词的解说(包括发言角度、思想内涵等)可能更有科普意义。PS 很久没看到写的如此精彩的学者后记了。

  • 惟文字间
    惟文字间2024-06-03 13:26:42安徽

    半架空的圣王时代的法律体系和意识形态只能代表一个“时代错乱”的中华法系,书中参与讨论士大夫官僚们更像是披着古装的法律系或社会学的研究者。且如果类似案件确实发生于所谓“中华法系”曾经存在的某个朝代,绝不会引发作者所设想的大规模讨论。

  • 李飞
    李飞2024-05-29 19:44:00上海

    今天我们需要住什么样的楼? 1.有一种美轮美奂的木楼,美到虫蚀火烧过后依然令人眩晕,现在你愿意住进这栋楼里吗? 即便不住进这栋楼里,从这个木楼拆几根梁柱给你的水泥楼承重你愿意吗?你敢住吗? 2.本书致力于对于这种木楼的重建,但是重建的核心是运用西律,14个观点越往后越明显,尤其是第十三重。所以重建到最后,木偶也不是古代的那个木楼了。 在以上的提问和两个分析之外,这本书写的真好。打六星!

  • 老彭是個书脊党
    老彭是個书脊党2024-05-28 09:54:56浙江

    并非简单的英译中,而是套用经典案例后,通过14个人陈述,从不同的角度来发表观点理解案情并提出审判意见。与其说是审案, 不如说是在中国的伦理纲常,经文典籍,法律人情和权力政治博弈中寻找一个平衡点。14个观点:1.有法胜无,依律行事才彰显法之崇高,2.上有所误,乱则刑轻,3.官场应依律审判,恩赦应自出于上,4.赏善罚恶,功过两论,5.法分三等,一般依法,疑难依经,反常则由帝王行权裁决。6.伦理秩序,亲亲疏疏爱恨有别,孝之大道。7.不能以孝名行恶。8.忠来自公权,孝才是人之常情。9,以孝害命,陷父不义,是为不孝。10,仁在孝前,不可本末倒置。11,紧急情况下的行孝,不能常理揣测。12,法律审判会影响之后世人行为准则,所以要谨慎。13,通过假设证明行凶不存在必然性。14,孔孟表彰的道德才是犯罪的帮凶

  • Mia
    Mia2024-05-18 19:11:25北京

    《华朝法律往事》一百颗星

  • 陆钓雪de飘飘
    陆钓雪de飘飘2024-06-16 19:44:57山东

    公案是一个传统词语。本义是官府的办公桌,后来用于指代办公桌上堆积的案牍,尤其包括案件。再进一步,引申为聚讼纷纭、难以裁断的案件。近人文章中常说的一桩大公案、文坛公案之类,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宋元以来,又有所谓公案小说,剧情以清官侦查破案为主,例如包公案、狄公案、施公案、于公案、百家公案……后人或比附为西方的侦探推理小说。此外,唐宋以来的禅宗也有公案的说法。所谓公案,通俗地说,即是前世祖师教授弟子,令弟子开悟的经过,也就等于是教学记录,或者说是公开的案例,或者说是由禅师提出要弟子回答的问题。这层含义,已经近乎思想实验的意思了。综上所说,公案一词兼具法律、聚讼、案例、教学诸种含义,借来作为奇案的替换语,应该是合适的。中国古代的司法程序,迥异于英美法系,不过,上古时代有议事以制、不为刑辟的传统

  • 悼玉轩主人
    悼玉轩主人2024-06-17 19:45:31广东

    《洞穴奇案》终于有了汉化版,作者针对中国法的本质特征对案情做了必要的改写,用中文写成的略带西方特色的辩词读起来酣畅淋漓。对比阅读《洞穴奇案》和《洞穴公案》,就可以窥见中西方法理学思想乃至道德伦理学的深度不同了。

  • 闻夕felicity
    闻夕felicity2024-06-05 22:48:44江苏

    这本书给了我非常极化的阅读体验——一方面是作者确实是认认真真在梳理中国法律思想史,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的质量并不差,但另一方面,他模仿《洞穴奇案》基于中国古代的“管秋阳食人案”而发展出来的这个“洞穴公案”本案,实在是把我膈应得受不了。作者改编“管秋阳食人案”、创造他的“洞穴公案”的时候往里加了一味重要的作料——“孝”、而且是割肉(还是在睡梦中把路遇之人杀死、割他的肉)喂自己爹的“至孝”,并且是在他爹以我儿子你要传香火所以不可以割自己肉来喂爹的理由拒绝他当二十四孝大孝子之后。这味作料,就好像往一锅珍馐美味里加了一坨屎。加入“孝”,关于伦理的讨论,瞬间变味为鱿鱼游戏。韩寒当年是往一杯水里扔一颗纸球,今天作者是给我们往屎坑里扔了一堆古代先贤,并促进了我们的大彻大悟。

  • 多读书
    多读书2024-06-29 17:42:40安徽

    相比于《奇案》陌生的外法环境与译腔,《公案》地道的儒法味儿与母语带来的阅读语境更出彩。 有些特意的“出戏感”:对君权的质疑用力过度,反复强调的“法无变数”等等 整本书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前面换骨的案件思辨讨论,而是最后华朝的合法性思考,自己的东西最真实。 值得一读。

  • 。
    2024-07-10 11:13:27北京

    正篇已经足够精彩了,外一篇《华朝法律往事》更是荦荦大端。另外老庄不愧是老庄,第十四个观点一出,建构在父权制之上的中华法系各派顿时化为齑粉。

  • 东庐
    东庐2024-05-14 09:49:55浙江

    可能是第一批拿到书的读者,写的很好。作为一个完全不懂法律史的外行,看得津津有味。作者在导言部分的分析不但介绍了本书与洞穴奇案的关系,对人伦在中国古代法律、社会、阶层以及国、家中的核心价值做了精明扼要的剖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对西方社会法律视野下的洞穴奇案与中国古代人伦社会的洞穴公案有着清晰的认知。最后,作者后记写的很好,同为不惑之人,读了之后心有戚戚焉!

  •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07-06 12:58:08安徽

    本书构造了一个基于中国历史上真实案件的“洞穴公案”:灾荒之年,陈祥带父逃荒,路遇同样逃荒的杨氏兄弟。半途中四人在一洞穴休息,不料洞穴被暴风雪封住。在食物与水耗尽后,陈祥欲削肉喂父,父亲极力拒绝。随着时间流逝,陈父生命垂危。在其神智不清时,陈祥击杀一名同行者,用其血肉维持了父亲生命,直至逃出生天。被官府发现后,陈祥主动自首,详陈案情。围绕此案,多方人士轮番参与辩论,读者们可从中窥见中国法律史上的诸多关键性问题,例如,作为中华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伦理价值之一的“孝”,其具体边界在何处?忠孝与仁义的关系为何?在这一公案中,法律与道德是否真的构成冲突?通过辩论的展开,作者用一种更引人入胜的方式书写了一部简明的中国法思想史。

  • 亲爱的桂花树
    亲爱的桂花树2024-06-03 19:11:41山东

    作者文采斐然慷慨激昂,非常有才华。但是预设立场太强了,看案例的时候就感觉有一种豆瓣味,后来一翻果然是豆瓣儿用户。所以案例设计就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文采非常好,思考很深刻,从这方面来说值得一看。

  • 合法momo
    合法momo2024-08-12 01:04:54陕西

    看完想去重温十二怒汉哈哈,最喜欢的是说国家应当负责的辩文。说到底父子和无辜者为何会受困,如果世道昌明,这宗惨剧本不应发生。最后孝子自缢,中间不能尽职的贪官污吏又受了何种惩罚呢?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