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Other Rivers:A Chinese Education》Peter Hessler【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仙境兔子不忘记
    仙境兔子不忘记2024-07-14 14:16:54四川

    杀了我算了,太难过。 ———————— 身心俱疲。几十年前,Peter是个年轻人,来到全然陌生的地方,见到另一群年轻人,一切是新的,对他,那群年轻人,这个国家。我觉得这是《江城》最大的魅力之一。我初读《江城》时,也是个年轻人,感受着全新的阅读体验。几十年后,这片他已太过熟悉的土地上,他目光依然敏锐,依然诚实地记录亲眼看到的,首先用一个美好人类的善良来面对遇到的种种,再用非虚构作家的专业来写下。但岁月在文字中留下痕迹,这个国家各种悲伤和疲惫。读书人也经历了个人或公共层面的各种trauma。从River Town 到 Other Rivers,江河日下无从挽回。不管何插入各种以despite, in spite of开头的美好和希望,感动之余我只觉得好累。他也是。我也是。还有好多东西,都是。

  • Lyset
    Lyset2024-07-12 03:10:21江苏

    Lyset, 你好 你发表的关于《Other Rivers》的短评已被移除, 原因: 含有违法或不良信息 如发表的内容多次被移除将导致账号状态异常,异常账号的评论将不再出现在公共区域。 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 ——豆瓣读书

  • 以游🦊
    以游🦊2024-07-14 15:27:02北京

    river town里的中国对我来说有点陌生。other rivers里的这个,我熟。

  • 时度
    时度2023-12-04 11:38:25辽宁

    求问,什么时间会有中文版🐥

  • 芫荽
    芫荽2024-07-12 17:06:14广东

    还是中立客观的描述,但仅仅是这样也无法存在,也不会有中文版,正如解约续聘那一刻开始很多都回不去了 。

  • Chris
    Chris2024-07-14 14:53:54湖南

    I didn’t expect the first book I read about the pandemic in China to be published in English by Peter Hessler. The only thing left by the pandemic is trauma, nobody wants to recall or mention it. When I read the details about that time, depression floods my mind, just like the political depression I felt when reading the previous chapter.

  • Sound_Fury
    Sound_Fury2024-07-15 12:39:27上海

    90年代的涪陵,19-21年的川大,成都实验小学,养育子女,这些东西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浸润的环境,与外界的互动,是更隐蔽却一直在发生的教育,积聚起的观念又反过来影响与世界互动的方式。20年后涪陵学生的来信,说明多年前的一点星火会产生多深的影响。而他自己从一个探索欲旺盛的年轻人成长为洞明的观察者和老到的作家,也一直受益于向世界敞开的真诚与热情。 他的视角暴露了许多人经过重重阻碍和censor而缺失的体验和观念。20多年的通信、交流和友谊,何伟对人与事业的热忱依然震撼我,起伏的细节里到处是灵光,但他所到之处,除去成功故事和没有被系统绑架的学生,更多的是家庭悲剧、寻不回的记忆和越发紧张的空气,写到结尾像一首永不停歇的挽歌。

  • alex.lang
    alex.lang2024-07-11 04:58:21上海

    我喜欢何伟对学生们的描写,男孩女孩跃然纸上。看完此书我才了解到中外合办大学的教学水平真的很不错。阅读过程中我觉得口罩期间的描写稍显突兀,但是却又是对那段日子的宝贵记录。

  • dustlike
    dustlike2024-07-18 23:40:35美国

    一个卡夫卡式的系统,由纵向规训和横向竞争培育起来的服从,但也能看到那些充满生命力和理想的个体,那些剥去公共身份以后,人和人质朴真诚的感情。这两个主题交织,过去与现在对比,两个国家对照,像是并行的两条河流。末尾提到在灾祸中静默的成都,而江水静静地流过,映照出点点灯火,像是某种寓言,总有other rivers,无论世事如何,它们奔流不息

  • EsTreLla
    EsTreLla2024-07-18 08:13:01加拿大

    读前很兴奋,读时很平淡,读后还是很感慨。一切都变了但其实什么都没变,仔细想想真的是太悲哀了。

  • 超级玛丽·苏
    超级玛丽·苏2024-07-18 02:10:45中国香港

    非常强烈的“毁灭吧,赶紧的,累了”感觉

  • 抵挡太平洋
    抵挡太平洋2024-07-26 10:03:01美国

    感觉作者在“我还想回去”和“fuck it我就这么说了怎么的吧”的精神状态里反复跳跃。如果说自我审查是此地融入的标准之一,何伟也算是半个中国人了。

  • SDUWFI
    SDUWFI2024-07-12 09:27:56海南

    没什么敏感的内容,对于 90 后这一代而言,突然意识到当年我们经历的一些挣扎对于 00 后可能不会有,因为他们学习的历史和我们已经不一样了

  • Amandaaaaa
    Amandaaaaa2024-08-03 13:53:43上海

    应该不会有中文版了,很难不惋惜和心痛,作者是多么真诚善良,他对这片土地的关怀比我这个“Educated Acquiescence”的典型要深切得多。 River Town的时代是我并未经历过的,因此阅读体验更多是从他者视角探索历史时空的吃瓜好奇感。Other Rivers则不同,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在阅读时我很难置身事外。30年令作者从初出茅庐的好奇年轻人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洞明观察者,但其疲惫无力也随着年龄增长而与日俱增,这仿佛是对他所热爱、致力于书写的这片土地的一个隐喻。90s的涪陵师专学生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时代变迁、挑战和危险,但人生使命和成功路径也非常清晰,接受教育-迁往城市-摆脱贫困,路虽远行则将至。如今人们的未来则更为复杂,道路看似更广阔多元,问题却埋在更深更fundamental之处。

  • Megustaxx.
    Megustaxx.2024-07-15 19:15:34四川

    何伟讲故事还是很有趣。他的一些观点在我看来肯定有失偏颇,但了解这样一个所谓的'中国通'对于近些年中国的看法本身就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另外,以前的大学生机遇是真的多啊。涪陵师专的那些学生混得不错的还不少。时代真的变了😭😭(是的,无意识中我也展现出了他所描述的我们这一代的competitive thinking)

  • space oddity
    space oddity2024-07-15 00:45:01浙江

    关于我父母那一代和我这一代人的教育。part1再次读到涪陵的故事是令人欣慰的,同龄人的故事更熟悉也更心碎;part2在何伟的文字里重新经历2020、2021,感谢他记下这一切,简洁诚实的记录是有力量的。和平队离开了,领事馆离开了,何伟最终也离开了。无限心酸与苦楚被他用幽默轻轻化解了,这也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之一。

  • 夏芒叹
    夏芒叹2024-07-24 11:55:26美国

    一开始觉得何伟的写作变得basic了,内容上文化知识普及多过细致的刻画和论述,适合从没去过中国的白老人。但读到后面又深深地感觉到那个真诚、朴实、认真观察的外国人没变。变的可能是我,可能是我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跟书中描写的内容太熟悉了,少了那种阅读江城和寻路中国的时候借由一种类似它者的身份带来的神秘和新鲜感。也许读江城时候的我就是我刚才口中这本书的受众白老人吧。变的也可能是何伟的观察对象,这个社会变得无聊、单调和讨厌了。很喜欢他对疫情时期的总结,那是一种卡夫卡式的荒诞、超现实和毫无逻辑性的集体梦魇,而不是奥威尔式的系统而直接的控制。那个从未挂出来的”感谢成都”的条幅让我很受触动,但愿在巨大的国家机器下,紧张的国际局势下,还有很多真实存在却不在媒体中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善意吧。

  • Dtimemachine
    Dtimemachine2024-07-19 16:56:08浙江

    略有失望。记录的绝大多数事件都是我们昨天刚刚经历过的,残存的回忆像没有排清的毒素一般在脑袋中循环,这本书也没有了何伟之前作品外来视角带给我的新奇感。让我不禁怀疑起是我对书中的事情太熟悉了,还是何伟变了,或者是时代偏好的记录方式不一样了。不知道十年后10后20后们读起来,会不会有我第一次读到《寻路中国》时的惊艳感。7/10

  • Achilleo
    Achilleo2024-07-16 20:24:02奥地利

    怎么越写越带上white savior的口气

  • 王哥
    王哥2024-07-26 05:36:30加拿大

    《江城》我是2014年读的,一转眼这都十年了。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