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个女性的抗争和蜕变》爱德华·路易【文字版_PDF电子书_雅书】

  • 盐少女
    盐少女2024-08-29 21:21:18北京

    虽然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是一样的题材,也试图采用简洁、精确的笔触进行撰写,但对标安妮·埃尔诺还是算了,给我的感受差太多了。考虑到母女关系和母子关系在复杂程度和痛苦程度上的区别,这种深刻性的缺失倒也合理,毕竟,对女孩来说,母亲的人生是她将一生试图逃避的命运,对男孩而言,只是一段他曾经抛弃如今又捡起来哀悼的记忆。全文最中肯的大概就是这句:“儿子面对母亲,即便他是儿子,也仍旧是一个男人面对一个女人。”

  • 胡安焉
    胡安焉2024-08-19 17:58:37四川

    从安妮•埃尔诺到迪迪埃•埃里蓬再到爱德华•路易,像是薪火相传的社会学向文学领域的尝试,甚至是权利诉求——这一点在爱德华•路易身上比较明显——向文学领域的尝试,用具体的形象、亲身的经历和个人的感情等一点点替代掉抽象的分析、学术的话语和口号宣言等,在我看来是对文学的一种丰富和拓展。而作者抗击的“他们构建的文学”,可能只是部分重视文体和语言艺术的作家的越出边界的主张。我很喜欢这本书,同时也可能喜欢作者“抗击”的那些作家的书。

  • 马戏团🎪
    马戏团🎪2024-08-15 09:52:02上海

    非常像安妮·艾尔诺的那种自身写作,一个不想成为男性的儿子,反而更容易理解一直在生活中受困的母亲,他们天然地站在一边。与写父亲那本不一样的是,结尾加上了两张照片,一张亲密的合影与母亲的青春自拍,这种真实感非常贴合这类写作。

  • sizuka
    sizuka2024-08-06 15:42:03上海

    写母亲时,爱德华•路易的笔触都柔和了:“我透过门缝看着她,尝试理解她内心的波澜。”他相信母亲曾经“自由”过,他不希望她要当儿子的护工,鼓励她丢弃母亲的角色。女性之光是一首《她的改变》:她确信自己应该有另一个人生。通过一场与母亲一起的抗争,两人完成了各自的救赎。

  • 林云开
    林云开2024-09-20 00:32:41广西

    书里关于法国乡镇严峻的厌女和恐同情况,让人不忍看到所谓浪漫法国的B面。从妈妈年轻时候的一张照片开始叙述的口吻像极了安妮·埃尔诺,而性向和阶级交叉的自我剖析,也可见接棒迪迪埃的尝试。现在大陆难以出现正面表达LGBTQ的影像,似乎只能在书本里找到这些叙事容身的空间,哪怕这些书营销上都淡化性少数的身份痕迹。悄悄记下仍在推出LGBTQ书籍的出版社/图书公司/编辑。

  • 哈特哦普搜
    哈特哦普搜2024-08-18 21:37:15上海

    无数次和作者共情和作者母亲共情 我也在成长过程中自诩受过高等教育鄙夷过妈妈 自以为清醒地站在她的对立面狠狠地挥刀/两万多字的小短文 阅读过程中更多的是在自省 读到最后有些鼻酸 还好作者母亲开始了新生活/‘远离把我们拉近了’也是我这段时间来一直思考的和妈妈的关系 希望有天妈妈也能赢得自私的权利/最后还是 祝你 祝我 别让步 别让步 再也别让步

  • 伊卡洛斯的海
    伊卡洛斯的海2024-09-27 00:38:23广东

    能看到一些布尔迪厄的影子。人在结构中。看完《出走的决心》再读这本,结构性的压迫超越国界,女性不曾停止的抗争也是如此。

  • 伊夏
    伊夏2024-09-02 16:00:50江苏

    赤贫且无爱的婚姻,是一场大型且连续的暴力。每个人都在错的位置上做歇斯底里的事情。即便如此,母亲依旧是最正常最勇敢最努力从血肉模糊里站出来的那一个。

  • 上海译文文学室
    上海译文文学室2024-08-05 13:52:08上海

    “她确信自己应该有另一个人生,这个人生抽象地存在于某处,某个潜在的世界,离到手就差一点,她的人生成为现实中这样只是因为意外。”

  • 一个笨蛋
    一个笨蛋2024-08-26 20:46:08广东

    仿佛看见了另一个世界的我妈妈。她饱受痛苦和煎熬的几十年,让我曾一度后悔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了她追求幸福生活的绊脚石。我支持她离婚,无论是和我爸爸,还是和其他男人,我鼓励她追求自由,我告诉她可以继续感受爱情,但是不要相信男人。世俗给她戴上的枷锁太牢固,她长久地被困,长久地被观察被讨论,我告诉她我们只需要做自己想做的,我们不需要用痛苦换取别人的“好评”。她最讨厌别人说她不顾小孩,而这也成为了长期以来被她压在我弟身上的石头,别人的评价,不仅困住了她,也压伤了我弟弟。今年她的生日愿望,我给她的祝愿是,希望她可以爱自己多一点。

  • Eva
    Eva2024-08-29 15:55:13广东

    “成为女性是一场征服”。或许女性(母亲)与异端、畸变之子(同性恋)更有可能理解彼此,从远离到靠拢。用文字记录母亲的抗争和蜕变极有必要。原本梦想成为厨师的莫妮克被迫中断学业,原因是与几个月前结识的水管工发生关系,继而怀孕结婚。匆忙逃离到姐姐家再到遇见父亲,她带着两个孩子,没有可住房子没工作没驾照没可以帮忙的熟人。与父亲结婚并未变好,硬生生过着20年被毁的人生。父亲不同意她化妆、考驾照,还用“大屁股牛”羞辱她。再怀双胞胎把她与他还有这座房子牢牢捆绑。“每一道门都锁住了。”安杰莉克的恋爱脑与友谊来了又走。“我”一再劝说母亲离开父亲、让弟妹独立终于成效。分居到搬去巴黎,实现她和弟弟的彻底蜕变。虽说巴黎并未让她生活更好,还没有朋友,母亲确实如愿过上另一种生活,能做所有其他女的做的事。她终于可以幸福了。

  • Bonbon和猫
    Bonbon和猫2024-08-31 16:11:34江苏

    开头很压抑,“我磨快我的每个句子就像磨快刀刃”;但是后半部分很开心,“成为女性是一场征服”。愿我们都不被女性这一身份所束缚。

  • 坐忘峰西兰狂花
    坐忘峰西兰狂花2024-08-24 15:40:54上海

    “我太爱我的自由了。我得到了,我再也不会放手。”喜欢妈妈去超市买爱情小说。

  • Nelly.L
    Nelly.L2024-08-10 00:25:22上海

    “人们对我说文学决不应试图解释,只能描绘现实,而我想通过写作解释并理解她的人生。”这位迪迪埃·埃里蓬的学生延续了安妮·埃尔诺开创的文学传统,很有意思。

  • 吖呆
    吖呆2024-08-26 00:36:16广东

    這個月讀的都是相似的文本,這本也很喜歡

  • sdfghjkldfgh
    sdfghjkldfgh2024-08-27 11:50:20北京

    看完想买原版看看排版(中国的出版“规范”应该/绝对影响了文体

  • 蜉粒
    蜉粒2024-08-27 23:56:12北京

    作者的妈妈和我妈妈说过同样的话:“我是这座房子的奴隶。”后来我知道了这座房子在她刚嫁过来三天后,婆婆说:”买房子还差一千块钱。”于是她不得不在回娘家的时候借钱。1990年的一千块钱。从此这个破烂平房就像龟壳一样压在她身上。每日像上供一样打扫、做饭、洗衣、除湿,没有一刻消停。而房子连基本的遮风挡雨都做不到。母亲的痛苦都是类似的,或者说她们都是作为一个女人在受苦,贫穷,无穷无尽的家务,不断地生育,被家暴或遭受情感暴力。人生如果只有家庭这一条出路,那这条出路看起来也很像绝路。而父亲,他们是作为一个人在受苦,国家政策,阶级压迫,陌生人的恶意,但最起码还有家庭这块自留地。作者写母亲的时候着重写家庭的痛苦,仿佛走出家庭天地广阔,写父亲的时候敏感于穷人的失权,也许是视角的局限,难道母亲不是失权更多的吗?

  • 人在胖天在看
    人在胖天在看2024-08-31 13:20:32宁夏

    最近看了好几本关于母亲的书,家暴酗酒的父亲,隐忍奉献的母亲,不能说一模一样但真的都大差不差,比起安妮埃尔诺还是差多了

  • 狐狸在山坡念念
    狐狸在山坡念念2024-08-21 21:09:02北京

    细水长流的感觉,女性困境的处理上总觉得单薄了些。

  • Mickey1212
    Mickey12122024-08-21 20:08:15江苏

    书的腰封已经提示我们了,迪迪埃·埃里蓬,安妮·埃尔诺,读的时候就能发现有他们的风格,但也不是他们,就像胡安焉在豆瓣上评论的,我觉得写的很好,当然书里的内容也让我思考良多。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