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椰椰啤梨
    椰椰啤梨2017-05-07 11:47:49

    看小说的时候身体会有一些本能的战栗的反应。fb上林奕含说好多人告诉她觉得小说太苦了读不下去,她只觉得羡慕,小说可以说不读了就不读了,她却有整个人生要活下去。当然现在看也更唏嘘,人生这本书,她终究也还是读不下去了。

  • 苏
    2017-05-11 23:14:12

    原来文学和名牌包包一样,都是精神春药。 认真和你谈论波伏瓦的男人,和甩给你10万块钱的男人,其实真没什么不同。 读书读书读书,以为自己脑子里装满书便不再庸俗。却不知道,文学究竟是一场巧言令色。男人们用满嘴诗书诱奸这些张大嘴巴想要含住文学的女生们,将被掩饰得很美的欲望射进她们脑中。女生们狗笑不得,只安慰自己这是爱情的极致,这是精神共鸣,用什么姿式无妨。 她不是被老男人奸污,她是被亵渎的文学奸污,被自己想要成为的女文青奸污,被从诗经以后5000多年的巧言令色奸污,被不甘庸俗的庸俗心奸污。 不要被人称作文艺青年。因为文艺的的确确是一场病。文艺一旦作为谈资,便成为加了lv logo的山寨货。 读书,只得悄悄得读。 在别人的面前,只识油盐酱醋。 只会煲汤,不会写诗。

  • 古七
    古七2017-05-06 23:40:54

    我原谅他,是为了活下去;你们不能原谅他,是为了更多的孩子能活下去。

  • Prufrock的情歌
    Prufrock的情歌2017-05-07 13:52:39

    看到她在采访里谈中文的抒情传统,心想,这不是王德威吗?后来看她facebook,果然是在家听王德威的讲座啊。她说话有种学生气,因为她的确是努力在学习,也的确是很想努力活下去。她说出语言的危险性,说出它美丽又容易被操控的本质,我想起为什么我不信任很多自诩文学爱好者的男生。文学也好,历史也好,是被掌握权力的人书写的。它在给你作赞美诗的同时也是在物化你、隔绝你。如果Lolita会说话——如果她有机会在强奸犯的注视之外发声——那个若有所思地吸着巧克力奶昔的女孩会说些什么?题外话,我们的文学世界太缺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的声音了。纳博科夫无法接纳他同性恋的弟弟,其实看他的书就可以猜到,他就是这种人。形式、语言和内容的本质无法分割。有声音才会有进步,只是不要再以这样的代价了。

  • 約德
    約德2017-04-29 21:30:05

    林奕含死了。悲哀,沒有救贖。

  • Ikey Poon
    Ikey Poon2017-05-06 10:32:07

    我覺得最痛苦的是,被愛的人所傷害,又或者應該說,必須愛上傷害自己的人,否則不知如何處理那種屈辱。我以為文句裡面存在很多憤恨,但沒有,那不是一本控訴的小說,她的句子裡有好多溫柔,溫柔得令人感到悲哀。她熟知自己的脆弱,卻又那樣懂得用冷漠的目光去觀視自己。她深深懂得他的虛偽,卻又情願相信。那像是死胡同吧,若堅信那不過是不存有愛的欺騙,那一切都顯得太滑稽了。連自己的犧牲都顯得荒謬,所謂的傷害都太淺薄,賤都無法再忍受自己。最可怕的是覷見他的罪惡感和他難得的溫柔,那些裝作溫暖的時候,會令人真誤以為真的被愛,於是就一次又一次忍受了那些傷害,還有一次又一次信任了那些虛假的謊言,以及誤以為真誠的眼淚。那種廉價的溫柔和包容,真是連自己都覺得賤。但究竟一種賤的人生,還是一種憤怒的人生,會令人比較感覺折磨?

  • 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2017-05-09 15:12:11

    不好意思这书给不了高分,作为小说来说,不能称得上是佳作。看过访谈和她写的“一部分”文笔,确实可以称得上才女。但整个小说透露更多的是一种丧的情绪,我会把这种文体称为遗书体,之前有个友邻直播自杀,翻了翻她的日记也差不多是这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在双相患者发病期写出来的。如果出版社在看了作者的初稿,只是觉得书的题材很火爆可以炒作,而没看出作者本人已经病入膏肓的话,那我觉得其实这个责编也挺欠的。这本书能炒作起来,倒是能反映出当今社会是有多浮躁。

  • 冲刺
    冲刺2017-05-07 15:33:08

    “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敎育?性敎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諝敎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 食菠萝
    食菠萝2017-05-07 20:28:44

    房思琪的早慧聪敏其实早就看透老师啊,矫揉造作,恨不能每一步动作都不浪费典故,说情话都是自得于自己的才华洋溢非凡口才。所以这不是一个传统的从崇拜到坍塌的故事,而是一直陷在很脏污的关系中,始终在泥沼中勉力维系自我。房思琪不是没有试过要当情欲主体,她甚至尝试主动为老师口,“一直都是他要,她也可以要”。但她从头到尾受的苦和勉力挣扎全是在于说服自己她是爱老师的,“就算不是不爱的爱,爱之中总有一种原宥世间的性质”。小说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昭示,情欲自主可能是话语术,爱也是话语术,文学、艺术、美的东西都拿来做修辞,可最后还是支离破碎撑不起这一个前提就是残暴却苦苦粉饰成乐园的地狱梦魇。

  • 松如
    松如2017-05-07 01:45:22

    極為慘痛,體會到某種女性共通的憤怒、恥辱、絕望。東亞世界的女性,處境真是相似。對於才華橫溢、受盡折磨、以死為諫的作者,說什麼可能都蒼白。文章最后,渡過苦難河流的伊紋對怡婷說,“你要經歷並牢牢記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緒,感情,感覺,記憶與幻想,她的愛,討厭,恐懼,失重,荒蕪,柔情和欲望,你要緊緊擁抱著思琪的痛苦,你可以變成思琪,然後,替她活下去,連思琪的分一起好好活下去”。作者到生命的盡頭依然不曾放棄善美、寬容、隱忍(某種程度而言,也正是這些害死了她),這一段話,就是她留給可以聽得懂她吶喊的、活著的人們最後的訴求。

  • Fitzcarraldo
    Fitzcarraldo2017-05-06 23:21:30

    姑娘 是这世界对不起你。你死的对 死了也就放下了。人们不愿意感受你所说的痛苦,也不愿追你所说的美。他们只关心伤害你的人有没有被阉割。

  • forfaen
    forfaen2017-05-07 01:55:04

    作为记录,惊人,作为小说,合格。10点多点开了一个采访,叫什么美女作家刚出书2个月,自杀了。顺手找了这本书来看,看到现在。最刺痛我的一句话:我原谅他,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你们不能原谅他,是为了让更多的女孩活下去。个体的悲剧永远是社会的产物,而进步总伴随大量的无意义的前期牺牲。不想被牺牲,而不愿去做出改变,则必然有更多人牺牲。你叫不醒沉睡的人,你也粘不回破碎的心。

  • 像何首乌一样
    像何首乌一样2017-05-07 09:58:40

    28.作者在发布会上说“如果你读完后感到一丝一毫的希望,我觉得那是你读错了,你可以回去重读。” “我希望任何人看了,能感受和思琪一样的痛苦,我不希望任何人觉得被救赎。写作中我没有抱着‘我写完就可以好起来,越写越升华’的动机。我感到很多痛苦,后来是抱着不怀好意与恶意在写”。

  • ミヤビ
    ミヤビ2017-05-07 20:24:57

    你要是还活着就好了,我想跟你聊聊村上春树,聊聊陀思妥耶夫斯基;但你去了那边太好了,从13岁开始重新过起吧,这次要像个真正的少女一样

  • 小胖妞
    小胖妞2017-05-06 22:34:44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才26岁的如此年轻的女孩子的文笔,难以相信这都是她的亲身遭遇,更难以相信这个美丽聪慧的女孩子刚刚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补习老师对13岁的她做出这种事,她还默默忍受?因为这个畸形的社会教女孩子要温顺要乖巧要顺从要讨人喜欢,而且家长从未对她们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告诉她们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她被诱奸了还继续沉默继续“苟合”,因为她不能接受自己是“脏”的女人从而产生了畸变的思想:如果她爱上老师,那老师做什么都可以了,“思想是一道多么伟大的东西”。为什么晓奇的家人对奸污自己女儿的李老师还那么客气,因为那是有些穷人对上层社会的谄媚。为什么刘怡婷在知道闺蜜与老师乱伦后还放任不管既不报警也不通知家人,因为她对李老师也有同样的感情她在嫉妒房思琪,她甚至觉得更跟老师通奸是幸运的。多么可怕的社会啊!

  • 凉水
    凉水2017-05-07 16:50:50

    那句歌词说得很好,听歌的人最无情。而写作者的阅读就像是一种盗窃,先架空出一个语境,然后守株待兔,道听途说一只诱饵,逮捕一串喻体,再加以粉饰。读完后我忍不住想,我想狩猎的到底是一种什么?可能是愤怒,是一滩死水,是被剥削,但我最后获得的是死水里泛起的斑斓。你见过的,污水河里的那种不甘心的乌黑的斑斓。倒不是什么正能量和解之类的陈词滥调,而是一个文明人无论何时都不想丧失的体面。 在微博上看到很多对作者的很多扼腕,都太理所当然了,甚至十分讽刺地,完全套用了(当然还有可能ta们并没有读过书的)那句“书读多了”来为其死亡归因。自觉露出“快乐的猪”的吃相,能大言不惭地说,如果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就来两顿。假装看不见的快乐没什么难的,聒噪如死水中的昆虫青蛙也快乐。但沉迷于小确幸,就是一种堕落。

  • 夜航
    夜航2017-05-06 21:25:15

    书里非常明白得描述了李国华是个什么样的人。尽管思琪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隐忍,他对房思琪却并没有爱只有玩弄和欲望,每一句话都是欺骗。思琪觉得如果有爱,就一切都还好,不管发生什么,至少是爱,爱是底线。结果没有,一丁点都没有。爱是她最后的稻草,她看得清楚这跟稻草不存在,陷入绝望。

  • 根
    2017-05-17 10:10:08

    真的像溺水,文学里坏人不会得到惩罚,而绝望永远大张着嘴。

  • Neu
    Neu2017-05-06 20:50:12

    太难受了。一想到基本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就更难受了。小说的最后强加了一个所谓释然的结尾,可现实中的作者最后不还是选择了用死亡来逃避所有残酷。愈发觉得,如果能够过上一种庸俗而正常的生活,已经太过幸运。

  • 谭香山
    谭香山2017-05-04 05:04:07

    作为小说自然有诸多不足之处。但想拿给每个认识的人看。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