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络战争:颠覆商业世界的黑客事件》查尔斯·亚瑟【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2019-04-22 03:16:22
我可能是豆瓣上第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集结了一些黑客攻击事件,每章后面讲了下如何避免被黑客攻击,总结下来就是,使用安全的即时通讯工具、不要在邮件里讨论你不想被曝光的内容(包括密码和搞垮川普(不是))。可读可不读,总体不推荐读。
- 大脸2019-07-27 16:59:17
物联网的势头迅猛发展,这本书给了很好的警示。一方面,企业逐利,迎合用户要便宜服务的需求,减少或忽视在信息安全上的资金和硬件投入,被攻破只是黑客是否愿意的问题。另一方面,用户并不具有或者意识到对自身信息数据拥有所有权,难以在企业泄漏数据后维权,更加纵容了企业的不作为。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物联网将数据安全的影响带入到了现实生活,极具挑战性和不安全性。比如,黑客可以修改汽车对禁止通行信号的识别结果而引发事故,可以传播人耳无法识别的超频声波解锁手机或者电子锁,危险升级,而大众却未升级认知!书详细介绍了8个商业和政治领域的黑客案例,很新细节丰富,最后一章有总结和分析,值得一看,但案例的部分更多停留在技术细节上(我等外行并不关心),反而对关心的互联网安全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打击和影响并未多谈,略失望
- Moon2019-06-20 18:25:58
全书有针对性选取了最为知名也是造成最大影响的黑客攻击事件,每个案例都针对一种类型的攻击(黑客手段),作者一边回顾历史,讲述事件发生的经过,一边给出安全建议和防范策略,每一章最后还有一段总结,给出启示和应对方法,再次提醒读者要注意的事项。随着5G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攻击、欺诈、侵犯隐私等现象会呈愈演愈烈之势,一则因为技术发展太过快速为黑客留下了许多可乘之机(大部分都有非常易于攻破的漏洞),一则因为其中涉及利益太过巨大,而且黑客的手段和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因此,每个人都要建立其强烈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意识,这点切不可大意,要不悔之晚矣。这本书出现正合时宜,其中大量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而给出的大量安全建议则正好可为我们所用。
- greatabel2020-06-09 23:01:51
想一下震网病毒,就能想像未来国家级别的黑客武器多么危险:高级版本蠕虫的震网都可以软摧毁一个工业智能化后的国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想一想IoT一般更多考虑的是功能,安全只能算有认证机制,跟别说对接的工业控制PLC如果被预先留下很多潜伏被调用的坑,敌对国能让全国工厂停摆几个月不是梦
- 楚楚小可2023-02-05 16:48:59浙江
和看报告似的
- mickey2020-07-04 20:20:29
我直接去看相关事件的新闻不好吗?
- 雲水2019-06-01 03:16:17
这么精彩的题材怎么能写得这么boring
- 木海2019-06-12 00:35:13
2019.6.12,不是很深入但case都挺新的,因为平时浏览新闻没有刻意关注,所以集中来读还算不错。也有不清楚的地方(没有注释)。每章最后的tips知道很有道理但实际上(
- 疯狂伊2023-06-01 19:10:56四川
黑客,一个觉得神秘又吸引的字眼。在我们的印象中,黑客就是可以用电脑入侵任何系统,包括各种国家安全系统,电影里都是这样演的。 现实生活不能说没有这样的人,但黑客或许比你想象中离我们更近,垃圾邮件收到过吧?或许那就是一个黑客的手笔。 我们这些普通人一般不会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因为没有价值,大公司大企业政客这些遭受了攻击带来的影响则不一样,本书就说了这些广泛影响的事件。 如今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我们渐渐意识到了网络除了给我们带来便利,也成为了别人窃取我们数据的工具。他们会用这些数据进行谋利,甚至被犯罪分子利用。可惜我们的法律总是滞后的,直到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很严重才开始行动。 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可大企业也完全无视了安全要求,法律也没有严苛的要求,甚至都没有行业标准。
- momo2021-03-22 13:43:15
就有点像小报上八卦新闻汇总,随便看看还行就是文笔琐碎啰嗦
- 钢七连2022-05-05 10:26:05
未来网络安全 将是重点。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 jojo我不做猫啦2022-01-08 01:26:41
比前一本翻译要好一点,其实还,挺水的。但是回看这些案件,多少还是会对网络技术的发展速所惊讶。而大公司往往忽视信息安全则非常情理之中
- Curren2019-10-20 15:36:57
叙事过程非常完善,内容很有趣
- 司徒卜2021-04-01 13:31:03
对近期发生的黑客袭击事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行文并非关注于技术本身,而用更多的笔墨去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各个利益相关方所采取的行动。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自己构建的虚拟网络,各种安全问题的破坏性越来越凸显。数十年前构筑的基础框架是否还能适用于当前的时代?量子计算能否重塑整个计算机体系?且看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