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至高权力:罗斯福总统与最高法院的较量》杰夫·谢索【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aky
    aky2019-07-15 18:56:43

    书中大量的手稿、信件和日记给人一种解密的阅读快感。尽管写的是上世纪30年代前后的美国,但和当下向右转的世界相呼应,现实感强烈。美国的宪法经历了数次革命,其中捍卫最高法院和宪法的大部分言论都是荒谬的、极端的,甚至带有欺骗性,让人想到新完结的剧《切尔诺贝利》。罗斯福推行的宪法革命,和由此带来的争论,都是“现在”必要的。

  • パンパンパンダ
    パンパンパンダ2019-07-15 17:13:54

    实际上,这本书的较量不仅发生在副标题里总统和法官之间,更是一出国家级别的大混战:记者、专栏作者和媒体大亨煽风点火;痛恨罗斯福的反对党想借机上位;工会罢工,农民示威,人们还将大法官人偶施以绞刑;民主党内部也四分五裂,有的想报复罗斯福,有的支持总统只为谋得下一个大法官席位;投机分子还趁乱搞出了势头一度盖过共和党的“美国自由联盟”;甚至,德国纳粹报刊也加入阵营,撰文支持罗斯福,称其为“斗士”,墨索尼里则对美国 “朝着法西斯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看齐”表示欢迎——读起来跌宕起伏,比《纸牌屋》还要过瘾,也更加深刻和真实。

  • 新经典
    新经典2019-07-14 14:56:04

    这是一出白宫版“权力的游戏”,重现一段美国政坛权力斗争秘史——总统对抗最高法院,民主制迎来至暗时刻。此书入选《纽约客》《纽约时报》年度选书,被《九人》作者图宾誉为“21世纪公民必修课”,更获得法学权威波斯纳罕见推荐:来得正是时候,对我们当下的经济形势及其政治问题都有很大的启发。而在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眼中,作者杰夫·谢索是一代人中“最雄辩的历史学家之一”,其生涯代表作《至高权力》更是“一本杰出的著作,与我们时代息息相关”。

  • 渊渟岳立
    渊渟岳立2019-10-01 23:53:27

    故事非常精彩,细节非常丰富,各派立场策略讲得非常明白,既能讲明政治斗争的各种策略,又能说明其中所蕴含的法理争执,评价人物还是能做到不偏不倚的,为米国政治制度在实际的展开提供了极好的案例。

  • 急景
    急景2019-10-04 15:28:52

    一气呵成,这本书让我找回读make no law的感觉,熟悉的大法官名字,针锋相对的交战写得同样精彩。奇妙的地方在于阅读两书时我个人所持的相反立场,你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这个界定并不时刻绝对,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改革法院的提案就好比是向教堂窗户扔石头,激起人们强烈反应的不是这一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而是这一行为本身所潜藏的意义。”这个比喻深得我心。警惕紧急时刻为权力扩张创造条件,个人权益与公众福利的平衡需在反复讨论中得出。书的末尾,休斯提到:“若我们的制衡机制有时阻碍了在我们看来十分可取的快速行动,那么从长远来看,这一机制也确保了我们能够做出更为慎重的判断。况且,人们总能得到他们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一想到填塞最高法院计划与《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的发生顺序,这种乐观主义是被验证可以信任的。

  • 伯樵·阿苏勒
    伯樵·阿苏勒2019-09-17 10:35:00

    终于看完了,正文都628页,佩服译者~开始准备看Barry Cushman长达82页的书评~在west wing待过的人,材料组织真的是没有话说,大量的细节如果结合大萧条、新政的背景来看,非常鲜活;对于这场最高法院打包计划的闹剧,还是走了最为主旋律的路线:各打五十大板,就各方政治角力的结果来看,这是一次长得非常丑陋但却一样(被逼得非常)睿智的麦迪逊案,各方各取所需,最高法院赢了面子,罗斯福赢了里子,国会赢了存在感;最终SC在经济领域的展现越来越后退,但同时也赢得了其他两大分支更加无可挑战和坚固的审查权;某种意义上,沃伦法院那么多在当时显得“激进”和“能动”的判决能够被执行,确实也有拜被坚固化和神圣化的“后打包时代”的最高法院的形象所赐。

  • 巳注销
    巳注销2019-10-02 23:00:41

    向来讨厌FDR,总觉得他同斯大林是一类人,所幸美国的历史、制度还有健康因素共同制约了他,此书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展现,不过他对付政敌的手腕,确实值得川普总统效法借鉴。当年民主党内保守激进两端的分裂,使得罗斯福以降的民主党总统都大吃苦头,今天面对相似的局面,能否好好利用,是这代共和党人面临的考验。

  • Lichtung
    Lichtung2019-11-27 16:52:20

    合格的严肃读物,不合格的政治小说

  • 西窗随笔
    西窗随笔2020-07-18 21:37:17

    杰出的史学著作。罗斯福填塞最高法院是美国现代史中最有趣最富戏剧性的事件之一,每一部现代史都会讲,但只有这部53万字的巨著通过呈现极其丰富的细节,能让读者真正走入历史,开始理解历史。读这样的历史书太过瘾了。

  • 法妹儿
    法妹儿2020-01-28 21:41:21

    过瘾!罗斯福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但不是以他想要的方式;最高法院以它想要的方式却没能保住想要保住的。

  • tp021
    tp0212020-06-27 19:39:17

    感觉可以拍成一部美剧。 罗斯福总统借着时势赢得全美国人民的支持,但是他的雄心抱负却被恪守传统的最高法院毫不留情地打落尘埃。自负的罗斯福自以为手握着至高权力,于是便发动了一场一架马车(行政分支)与另一驾马车(司法分支)的战争。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可惜罗斯福将宪法与权力之争玩成了针对最高法院大法官个人们的攻击,在曲折的剧情过后一败涂地。 但这场意外的失利也不全是坏事,在那一阵风波过后,最高法院的判决明显变得更加的“灵活”和“贴近现实”,政府的新政慢慢又起死回生。几位保守大法官的退休也给了罗斯福正大光明“填塞”法院的机会,不过他最后也明白,能够打败最高法院的或许只有死神。

  • 致良知
    致良知2019-10-13 21:37:46

    看了一半左右,真的是又臭又长,完全就是纯粹的历史材料的堆砌,个人感觉作者没有做到完全客观同时文笔又太差,只能放弃。

  • 慢慢走
    慢慢走2020-03-06 12:05:09

    疫情期间图书馆闭馆,一气之下买了一本。 测评:细节丰富,文笔优美,值得选购。

  • 不会切菠萝
    不会切菠萝2020-02-28 12:27:32

    真搞不明白这本书怎么能这么高分?写的又臭又长,外国人表达的脑回路,我真是无法理解,绝对就是为了多赚一点稿费,真的没必要追捧这本书,太烂了,中国历史要是都像他这么写,砍完地球所有树造的纸都不够写俩朝代!整本书废话连片,烂!

  • 不懈不戒
    不懈不戒2020-04-10 23:18:26

    好看,但很大一部分显得过于混沌黏稠。不该怀疑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力,因为我几乎怀疑他的后继者图宾在《誓言》里照搬了本书前三分之一的阵营铺排。但自罗斯福第二次总统竞选意外大获全胜开始,叙事就迷失于大量细节,却除了抛出一次次令人错愕、矛盾的行为与选择外,没提出任何具说服力的解释与说明——当然可能最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作者又在后记里展开了一番姗姗来迟的全局分析。或许客观审慎的态度限制了作者对这场至高权力之争予以过分戏剧化的解读,一如几乎没有什么猜测能比判断最高法院的判决动机更加不靠谱。

  • 小波福娃
    小波福娃2020-06-22 16:04:44

    好一个大部头,和图宾有重合之处但这本更详细,材料组织掌控能力自不用说,等我补评

  • 发条君G
    发条君G2024-02-26 23:23:32辽宁

    到罗斯福于1937年1月第二次就任总统时,最高法院已经通过一系列极具破坏力的判决将新政摧毁得体无完肤。罗斯福第一个总统任期中的工作重心是全国复兴总署。

  • 徐子陵
    徐子陵2020-05-23 20:00:26

    罗斯福认为如果主张正确、合理,宪法不应构成障碍。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却认为,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就是捍卫宪法。 罗斯福《全国工业复兴法》,是希望以行业自治、政府背书的形式,来调剂劳资双方的分配,提振国内消费。 程序上,绕开流程,总统取代国会直接签署法案。内容上,侵犯契约自由,损害了行业公平等。 罗斯福要想限制最高法院的权力,最光明正大的办法是通过宪法修正案。 第二个办法是绕开最高法院,让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对峙。 第三是国会给自己扩权。 第四是填塞最高法院,由总统任命支持自己的大法官。策略上,本来应该是一场综合性的司法改革,却因为做法上耍小聪明,失去了道义上的力量。罗斯福喜欢绕开知识精英阶层,直接与大众对话,但失去了舆论领袖的支持。

  • 吴情
    吴情2019-09-09 16:44:06

    一部重量级的作品,关于罗斯福和他主演的《纸牌屋》,也许,最高法院从未如此接近崩溃的边缘。作者对美国政治体系的运作程序格外谙熟,评论政事和臧否人物的功力也非同一般。

  • Icarus
    Icarus2019-12-16 20:10:03

    太枯燥了 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纪实式的著作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