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文化史大家、书籍史权威罗伯特·达恩顿,时隔8年再出新作;集50年档案研究之大成,全面复原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生活与大众阅读状况】罗伯特·达恩顿【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小手冰冰凉
    小手冰冰凉2021-01-29 23:59:21

    挺失望的,叙事和解释并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导致有些章节读起来很像说明文,就第十三章还算有点意思,概括了大革命前各类书籍的需求,要是能深入分析这些书籍畅销的原因就好了

  • 小p
    小p2021-01-21 13:31:58

    这书没什么宏大叙事或者大道理,都是些琐屑又扎实的事实。如果是对书籍和商业都有兴趣的人,这本书倒是非常引人入胜。如果对这个主题感兴趣,顺便推荐达恩顿的《启蒙运动的生意》。

  • BBpanda
    BBpanda2021-01-29 23:04:32

    Make Narrative Great Again!

  • ly的读享生活
    ly的读享生活2021-01-26 17:27:03

    纳沙泰尔公司的数万份档案材料是达恩顿挖掘不尽的材料,《启蒙运动的生意》,《屠猫狂欢》都讲到这个公司的地下出版和大百科全书、启蒙哲人作品的出版情况,这本书是从纳沙泰尔公司的一个销售人员的视角来写的,私人化的视角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在年鉴学派的风格上兼具了文学笔调。

  • 江海一蓑翁
    江海一蓑翁2021-01-28 20:39:47

    新文化史和阅读出版史的殿堂级学者达恩顿关于法国大革命前的图书史的一部上佳作品,从当时一家普通出版社的数万份档案入手,结合书商之间的通信、出版年鉴、媒体报道等多种繁杂史料,为读者还原出该家出版社的一位销售代表,走遍法国各地,联系推销图书的完整过程。在充满叙事性与可读性的销售代表差旅故事的背后,达恩顿将海量史料以清晰问题意识串接梳理成线的高超能力,从个体化故事的微观视角、关照当时法国阅读出版与社会文化状况的以小见大功力,以及将繁琐史料的对照考证、转化为清晰而充满趣味性的流畅文字的受众导向意识,都让人叹为观止。

  • Camille
    Camille2021-02-13 23:05:17

    纳 沙 泰 尔 某种程度上说是本对于我非常无趣的书,即使作者宣言要从小职员的周游旧制度法国推销之旅上升回重现图书世界,但绝大多数的篇幅都在谈具体的生意得失,涉及图书生产流通消费模式以及旧制度社会的部分往往都是一带而过,又考虑到达恩顿类似题材的作品已经翻译出了四本,所以看来看去其实并没有什么新鲜的 卢丹部分不错,赶时间可以只读前言和纳沙泰尔也就是最后一章

  • 看不见的城市
    看不见的城市2021-03-24 09:29:36

    大革命前的图书销售地图,或图书旅行销售员行记。作为叙述文体句子写得不够优美,内容亦稍欠充实,作为学术参考(当然作者自己也说本书非是学术作品),其引用文本与作者补注显然更有用些。唯一有趣的是可以管窥十八世纪末期、大革命前的流行书籍门类(政治色情与八卦)与大作家作品在不同省份的流行程度,以及制度变化对书籍市场带来的影响。翻译有点太口语化了,跑路、跳票、打太极啥的都用上了……

  • 韧勉
    韧勉2021-04-10 21:04:07

    新文化史巨头罗伯特·达恩顿的法国书籍印刷史最新力作,作者自1965年就在瑞士纳沙泰尔档案馆挖掘18世纪纳沙泰尔出版社相关的阅读出版史的研究,本书基于纳沙泰尔出版社骨干营销编辑法瓦尔热5个月的法国贩书历程,见证法国大革命前的盗版图书与启蒙思想相伴的思想传播路径,以及当时思想传播的主体人群的阶级属性与阶层划分,此外在这一历程中关于法国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与出版商业贸易的全面记录,记述详细全面,让人不禁感叹18世纪法国图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此外,在单向空间的讲座上,译者高毅教授指出,为了传播启蒙思想,当时在法国周边,从阿姆斯特丹到卢森堡到瑞士和法国南部有一条新月型的出版供应带,纳沙泰尔是档案最丰富的供应点。

  • 瑛溯
    瑛溯2023-06-27 23:52:30江苏

    想起自己十几年前的一段工作经历,一路晃荡到西安,荷包空空断粮了,做过短暂一阵子图书策划&营销的工作,其中之一的工作内容和书中的图书旅行推销员法瓦尔热是一样一样的。只不过他骑马,我坐火车硬卧(也可能是硬座)和一天可能只有一趟的班车,我们都要写出差日记,他通过书信给出版社汇报工作,我用群邮件……也会在日记里写,哪个书好卖哪个书不好卖,哪家书店老板会做生意哪家不太行的样子,哪类图书有潜在需求哪些可以放弃,也会介绍几句当地的风土人情,附上一两张风光照,最后在落款写:谁谁谁于美丽的彩云之南孔孟之乡等等……明明是一段苦差,如今想来却别有浪漫 #2023 49/120

  • 的的咔咔湖
    的的咔咔湖2021-02-03 16:20:18

    以小人物故事撰写历史大事件前夕的风起云涌。不得不说达恩顿是学术大佬,更是艺术大师,电影版的镜头铺陈开来,精妙紧凑的节奏让人惊叹!

  • 聚洲
    聚洲2021-03-12 23:16:59

    21。达恩顿的新书。以纳沙泰尔(又是它)出版社的图书销售代表的视角,进行了一趟法旅行,介绍了法国大革命前三十年内法国巴黎以外地区的图书销售、流通、交易,呈现了一个当时的世界。 现在其实很不喜欢新文化史这种“呈现了一个XX的世界图景”的写作手法,对读者来说固然可以降低阅读门槛,但是本身包含的信息密度过低,低到了读者看完,连基本的时间节点都难以记清。比如1777年的动乱,1783年的法令,在本书的时间脉络里面非常重要,涉及到了出版商、走私商人、销售代表、书商等诸多书中人物的命运,但全书却缺乏对这些个“大事件”的描写。感觉在序言或者第一章将全书重要的时间、事件加以介绍就会挺好,再不济出个时间表嘛。 另外,哪个历史学家不想拥有一个纳沙泰尔出版社的仓库呢,达恩顿用这个仓库的资料写了几本书了555好羡慕

  • Dindim
    Dindim2021-01-31 22:58:55

    牛逼!!清清楚楚 。结论里说出了我的疑问:前面十三章的内容貌似并不能说出大革命前的人在想些什么,甚至并不能证明大部分的法国人读了什么,只能证明哪些书被卖了。难道这就是做档案研究的魅力?!

  • ありちゃん
    ありちゃん2021-07-07 13:36:55

    只读了前两章就看不太下去了,又去翻了最后一章确认可以弃了…可能太琐碎了又涉及到很多书籍销售中的具体商业操作,我就完全不感兴趣…本来以为会有很多生活性的故事😐 那还是去看巴尔扎克吧!

  • 清徽
    清徽2021-05-26 16:24:28

    读了一部分就兴致全无,与我所想相去甚远。我以为是建立在一系列详尽材料上的论证,描述,然而竟然是类似于说明文的一些文章,不太对我口味。 三星给作者的努力和态度,毕竟花了那么久不是……

  • 野次馬
    野次馬2021-08-10 02:10:24

    三星半。相较于题材来说处理得很虚,虽然诚如达恩顿本人所言,手头的资料也只能支撑他采用这样一个视角……读者面向基本是全然缺失的,只能大致对时人的阅读喜好有个了解,虽说销售员与走私商贩的工作日常、互相扯皮、拖欠款项也自有其看点。总之如果不抱着想要了解”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的预期会更好些,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前夕”这个范畴,太虚了,只能当做“蒙元入侵前夜”这样的时间限定来理解……

  • 子扉我[已注销]
    子扉我[已注销]2021-03-01 16:03:39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1/03/02/%e6%b3%95%e5%9b%bd%e5%a4%a7%e9%9d%a9%e5%91%bd%e5%89%8d%e5%a4%95%e7%9a%84%e5%9b%be%e4%b9%a6%e4%b8%96%e7%95%8c/

  • 扭腰客
    扭腰客2021-02-02 10:20:45

    切入点太小,支撑这么本大部头太过单薄……

  • 文景
    文景2021-03-10 12:39:15

    文化史大家、书籍史权威罗伯特·达恩顿,时隔8年再出新作;集50年档案研究之大成,全面复原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生活与大众阅读状况。

  • 林小木
    林小木2021-04-04 23:59:04

    一起来读书叭~

  • DengLuang
    DengLuang2022-03-24 18:06:52

    切入视角极窄,像一台微创手术,简短有趣但不够有力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