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为什么蒋介石在日本侵占中国后采取不抵抗政策?美国知名史学专家柯博文从局外视角, 剖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好望角)[美]柯博文【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disguiser2021-08-18 22:35:39
友情提示,原著出版于1991年(不知从何时起养成了下单前逛豆瓣的习惯,帮我过滤了不少垃圾和我不需要的书)
- 非流顿牛体2021-09-18 15:51:48
竟然再版了 比较推荐 马老师功德无量了
- 纯熙2021-10-31 12:37:03
三十年前的旧作,历述日本从“满洲事变”至“华北自治”的步步威胁,及国民政府平衡“攘外”(利用民族主义统合政治)与“安内”(瓦解党内外敌对势力)的进退失据。虽然“日本问题促成了更加伟大的民族团结”,但蒋对蓬勃生长的“民意”,始终抱以怀疑与漠视,他对民族国家建构的考量,自然被视为奴颜屈膝的表征。新版的译后记中,马老师以“聊掩井蛙之陋”自谦,对熟悉领域之外的尝试,令人十分感佩。而我在阅读时,面对天羽主义、广田三原则等一知半解的概念,确有真切的井蛙之叹!要补的功课太多太多。
- 惑星2021-10-29 11:12:16
主动权在东京不在南京。
- Cyborg.z2021-09-23 22:31:34
民族国家的“被迫”构建
- 马大象2022-02-26 22:21:16
梳理了从1931年至1937年中日关系是如何从局部冲突走向全面战争的,特别是从国民政府内部的高层政治来分析当时蒋的立场,同时也强调了知识界和媒体对民众情绪的影响。众所周知“攘外必先安内”是蒋在30年代一贯的主张,这里面不仅包括剿匪这一个目标,还需要“安”的是名义上归顺中央的其他地方势力。但是日本并没有给他充足的时间收拾这个烂摊子,“最后关头”不可避免地到来,散装的中国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 醒来的风车2021-11-11 00:19:15
东北军靠日建立与日联系不断。世界萧条使日紧缩预算,在华制造危机以阻削军费。蒋寻求避免冲突,但为了政治不得不表面强烈反对。日煽动朝鲜反华骚乱。东北从来不曾是南京的领土,丢弃不会直接危及政权的存在。把南京描写成随波逐流,仅仅是对一个接一个的危机进行反应,没有明确的计划。打破对期刊的禁运副领事南京失踪记可拍电影。满洲像是普法战争后的阿尔萨斯—洛林。蓝衣社在东北更多的是为了阻共控制抗日军队。投日即放弃革命遗产。何梅后机构的撤离左翼有了更多的自由。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之争。西安事变实际上并非像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关键。理解了税警团装备优良。行文非常坦率干练,对秘密政治而言是一记耳光。
- ljyfree2021-10-19 07:26:38
看老外分析那时国内的风潮涌动,文笔确实和国内作者的不一样,清淡到难以下咽,全篇也没有看到有什么高潮部分,结果就完了。
- 瞎逛的熊2022-01-16 20:57:38
实际还是没能解析出蒋介石的“攘外安内”是一个更有谋略的决策,还是只求偏安一方以及怕失去权利下的胆怯。讽刺的是,正因为“不抵抗”,让日军轻易获胜,日军将领完全轻视中国军队(实际并非不堪一击),更得寸进尺,直接逼迫蒋到了他一直想拖延到来的“最后关头”,“不抵抗”让双方全都误判。
- 五石瓠2023-05-27 22:43:34广东
依旧是操权独夫。所谓的形成的权力结构,也不过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机器丑陋的表现而已。
- 柏林灰2023-07-04 10:49:49广东
蒋利用国民政府的职务安排,每每躲在汪身后,回避了国民要求其立即抗战的要求。 日本因为其军部和军人的野心,一步步突破中国底线,激发了中国人的抵抗决心和斗志,终于引发全面抗战。
- 似是故人来2023-07-14 15:19:24江苏
中日之间爆发战争主要是政府误判。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和蒋介石误判日本没有吞并东三省的计划和决心,日本政府虽没有,但关东军有。之后蒋误判日本政府大政方针还是“中日睦邻友好,日军主要准备对苏作战”,所以对于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保持克制。日本政府分为犬养毅为首的温和派,荒木贞夫为首的强硬派(后被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取代),两派力量随着蒋的一再退让发生微妙的变化,直到二二六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中的强硬派已经彻底压掉了温和派,也宣告了蒋对日妥协政策的彻底破产。蒋还误判了其“先安内”政策的群众基础,随着塘沽协议、何梅协议、秦土协议一系列文件的达成,抵御日本侵略已经成为中国民众的共识,再坚持“先安内”政策已经严重损害了蒋的个人权威,最终由于西安事变而导致政策的破产。蒋对日重大误判,导致了抗战初期的重大损失。
- 小小c2023-07-14 19:46:10广东
比较偏向于公开资料和舆论的搜集,如果有政府内部关于绥靖政策具体实施的内容和实施效果就更好,关于军力对比则几乎不涉及。从日本的歇斯底里可看出这场战争不是冲着什么原材料和倾销之类的经济利益,征服本身就是目的,就是要威,所以我认为kmt推迟战争而失去凝聚共识的机会并不值得,而且两者并非完全互相矛盾,但清党后的kmt反正也没这种能力了
- 辞夜2023-07-13 02:11:53广东
就光头在这7年中的不抵抗政策,人民群众不会选择他。诚然当时他要稳固南京政权,消除地方独立军队,但退让妥协的政治只会让日本军国主义得寸进尺。
- VICTORㄥ广庭2022-11-12 12:30:54吉林
我再編輯一次評論,不要再刪除評論了! 由於日本軍國主義高度反共,所以聯共(變相等於聯蘇)和抗日成為捆綁在一起的事情,當時的態勢下,也不可能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抗戰. 中國的抗戰統一戰線也符合斯大林的避免兩線作戰的戰略,兩邊之前就秘密交談多次,磋商此事.西安事變只是加快了這個速度而已.即使沒有西安事變,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統一戰線在日本人的戰爭態勢下也依舊能夠實現.西安事變只是插曲!
- Torquemada2023-03-21 11:39:12上海
史料和论点都极常见,胜在叙论结合绝好,结合年谱长编尤佳,近来最觉愉快的睡前读物。
- 资讯吞食者2023-08-08 00:02:01广东
从918走向77,基本按年度,把事件演变详解了,了解这段历史很有必要,日式下克上独走很容易搞大事情,其实918跟77都是。近代霓虹既是获得西式先进武器的实体,但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仍然脱节,因此给了下层军官太大的搞事情的机会,看则武德充沛,实则没有规划,一猛到底,不顾其他,效果很差。 微信读书听完的,考虑是否购入纸书当做参考。
- 小护士毒舌猫-虞兮虞兮奈若何2023-05-27 01:49:26新疆
提供一个中立的外部视角。试图解释各种政治选择的合理性。
- 飞雨落花中2023-11-18 17:16:22德国
压迫感真强的年代啊,窒息
- 韩喆2023-11-07 15:03:54北京
作者资料详实,梳理清晰,观点客观,很难得把那段历史讲的很清楚。如果复盘的话,蒋介石真的挺难的,好像没有其他路可走。不同的位置,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