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管理学在中国)陈春花 & 朱丽 & 刘超 & 徐石【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南山明2022-03-06 22:01:45
数字化时代的范围经济vs规模经济。小米和美的例子。赋能是核心,创造共生和成长的平台,而不是一个岗位。管控不是针对人,而是针对风险。
- 纯阳书评2021-10-31 12:03:32
这是一本管理理论创新之作,同时也是一本真正意义的中国式管理理论探索之作。管理理论的诞生至少包括两个逻辑,一是管理理论注定和和管理实践相伴相生,而且两者持续循环往复式推进。往往是先有一定的管理实践为管理理论开道,并为后者的形成提供材料和养分,后者才有机会诞生,而理论的形成又会反过来推广和促进这种管理实践走向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走向纵深,直到出现新的实践催生新的理论。二是管理理论往往是由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构成的一般性和由文化、制度所铸成的特殊性融合而成,当这种潮流率先落地于美国并与美国的国情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效率模式时,人们就看到了美国式管理;当这种潮流率先扎根于日本并与日本的特色相糅合而形成一种领先模式时,日本式管理就登场了。而本书在这两个逻辑上都有建树,(后文见书评正文)
- 豆豆2021-11-06 14:19:43
共生论的实践介绍
- 幽燕卡夫卡2023-10-03 13:54:33北京
纯纯的管理理论书,所列的案例、数据都是为了证明观点而已,而几乎没有落地工具。协同共生论的观念:1、制造不可替代的差异化;2、运用混沌思维;3、建立从竞争到共生的战略;4、持续开放的组织学习;5、拥有共生信仰。协同共生的机制:价值机制、结构机制、共享机制、技术机制。除了一个空架子,没有创见。可以从中学习管理学论证方法,如何把一个简单而浅显、绝对正确的概念拔高,改头换面,反复列案例、引经据典论证,就一直“空对空”说不完的车轱辘话坚持不落地,从多个方面不同角度切入论证,并且持续通过自己在管理学界的影响力,形成中国管理学理论“新风向”。
- 文兴2022-09-03 21:42:18上海
如果没有协同合作,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进步和成就都不会发生。
- 记住流苏2022-02-12 12:24:08
工具书来读 为了扩充研究的方法论
- 邓芳2022-03-27 19:13:42
对本土管理大师深怀期待,尤其是女性视角,协同共生的理论甚为赞同,上周课程上老师也是有所推荐,所以毫不迟疑购置下单。可惜开篇后很是失望.诚然,探索中国本土的管理理论,研究本土的案例并提出新的管理理念,建议从外到内打造协同价值、组织,关注管理要素并借助信息化管理工具提升新业态,听起来都是好的点子,撰写也是引经据典,结构合理,图标案例翔实,但阅读感受不好,甚至没有读完。1.作为中国管理新创新,在对协同共生理论溯源中,对中国相关理论丝毫未提,协同共生最早就应该是中国,如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居,善地;言,善信;政,善治;正是协同的道和术;2提出的创新相比ISO90001的要素和八大原则没有新鲜感和操作性;3.信息制造平台,读起来和马云的未来已来比起来理论更多,但创新性操作性都要弱多了。
- 小狮子豌豆2023-01-07 13:20:18河南
给我的启发: 1、数字化时代的生存法则:协同共生。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是如此。 2、共生:我们实际上互为主体,我们都要尊重对方,共同创造价值。对个人而言,成为强个体,增强自信。 3、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你的发展空间并不取决于你与谁竞争,而是看你与谁共生。 4、协同可以带来无线可能,但是改变从自己开始。
- 基拉2022-07-24 14:25:17
为了出公司业务协同管理办法读的。最后几页有图的方法论比较有价值。
- barry2022-06-25 19:14:13
偏理论的一本书
- 嘴角上扬2022-05-29 12:26:34
可能因为创作团队是科班出身,整体文章模型和理论体系很多,也借鉴融合了很多各种流派,实例分析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