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天才和天才之间》(杰弗里·费伯和T.S.艾略特并肩作战,传奇出版社的“探险日志”。塞缪尔·贝克特、石黑一雄、奥尔罕·帕慕克等,13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伯乐。)托比·费伯【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持晋
    持晋2022-04-01 14:02:30

    对不起

  • malingcat
    malingcat2022-02-19 20:53:36

    我怀疑,所有的出版人和编辑都想看、在看、将看这本书。费伯出版社号称“诺奖搬运工”,在文学出版领域是“天才编辑部”。本书由创始人的孙子撰写,在从未公开的书信、日记、照片和档案中选择本书材料——为了畅销,也是拼了。老费伯无疑是幽默的,他收到艾略特的《荒原》后写信给诗人说:“你或许不知道你有多深奥。但转念一想,也许是我太笨了。”1926年艾略特在费伯出版社办公室外的照片,“看上去衣食富足,干着合意的事业,钱也是正道来的。” 本书就是这样,在一本正经和英式幽默中跳跃,合作的作家和编辑的真实个性也因此有所揭示,内行会说:太有趣了。

  • mwei
    mwei2022-04-05 21:17:15

    很好玩的一本书,刚开始看。可以了解一家出版社是如何运作的,当时的英国人是如何处理财务关系的。

  • Ron
    Ron2022-03-23 22:41:08

    虽然很流水账,但冲着这流水账里一个个闪着金光的名字也不好意思给差评啊(。)

  • tarsan
    tarsan2022-03-18 17:04:16

    一些轶闻: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被TS艾略特拒了,因为两部分太松散。帕丁顿熊被认为只有标题写得好,中产布朗一家都是笨蛋。菲利普拉金说写普通人做普通事情的奥斯丁传统应该被继承,为什么非要在“垃圾间谍小说”“垃圾科幻小说”以及“黑人同性恋”和“吸毒小说”里做选择。truly ironical还有米兰昆德拉真的相信星盘。

  • 艾小娃
    艾小娃2022-02-13 23:31:19

    小说的主要功能与诗歌类似,是对生活的批判;如果不以事实为依据,那这样的批判也就没有多大价值;而这些事实无论多么令人厌恶,甚至为人世间带来各种麻烦和痛苦,都不会因为你拒绝加以思考而凭空消失。 ——《天才和天才之间》 作者:[英]托比·费伯 译者:狄竞

  • 哲柠
    哲柠2022-02-17 15:12:51

    不太喜欢这种结构,感觉比较混乱,可读性一般。可惜了,是我很感兴趣的内容。另,这本书长评数量居然快赶上短评了。

  • _荒野_
    _荒野_2022-02-24 10:23:37

    信件往来也不能写的这么淡啊……

  • 闰闰
    闰闰2022-03-01 23:34:42

    大佬和大佬之间的合作和共进,也有掐架,更是一篇创业史,丰富的是还有更多让人耳熟能详的牛作家,以及诺奖作品。有两点,其中一点如今是否已失传:书信都会有副本保存;另外一点:从精装到平装,再到如今的精装,应该不是回归。

  • 墨台柳
    墨台柳2022-03-01 14:55:01

    迷上艾略特了(虽然我猜还是看不懂他的诗orz

  • 第二个乌托邦人
    第二个乌托邦人2022-03-14 17:10:02

    相当亲切可爱,要把这些信件串起来感觉难度不亚于写一篇硕士论文。被T.S.艾略特和杰弗瑞之间的友情感动到了,原来他们也会阴阳怪气吵吵架哈哈哈,虽然费伯不算一个眼光好的编辑,但他对于人的信心,把人聚集起来的能力,并让他们自由发挥特长的宽容,这些领导软实力真是了不起,毕竟成功的事业从来不是个人秀。

  • 桃默
    桃默2022-02-15 12:58:17

    这是一场勇者的旅途。触碰礁石、挖掘新机、成为很多著名作家的伯乐,以及让我更触动的,懂得在合适的时机放手和理念支撑下拥有的好运气。总在探索、总在前进,这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故事。

  • yaya
    yaya2022-02-06 10:53:01

    2022·34|阅读这本用书信和日记碎片拼凑起来的书的过程,就好像用一个上帝视角在偷窥每一个人一样,那种感觉真的很雀跃。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起见证这个伟大的独立出版社的起起伏伏,看着那些决定整个出版社的命运的决策是如何经过一番激烈较量而生的,看着那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著名作家和他们伟大的作品如何被挖掘和打磨(艾略特、威廉·戈尔丁、石黑一雄、还有很多我并不熟悉的诗人),感觉自己也在历史的内部参与了这些激动人心的事件;此外,我感动于杰弗里和艾略特之间真挚的友谊,他们彼此信任且直言不讳,共同打造了这个伟大的出版社;最后,能看到作者(也就是费伯-费伯出版社创始人之孙)为这本书倾入的心血,这些零碎的东西要收集且这样拼凑起来,实属不易。

  • Creative
    Creative2022-01-30 10:56:02

    与那个时代英国全民阅读的习惯正相关。根据《以书会友》,那时英国的全民阅读又与全民听布道有关。

  • 涂涂
  • baiya
    baiya2021-12-29 22:40:21

    容我为此书打出一万个“相见恨晚”!简直就是部宝典!

  • 恰恰
    恰恰2021-12-23 10:47:58

    艾略特可可爱爱:“我做梦都不会向出版行业投入一分钱!”然后口嫌体正直地投了钱和自己的肉体。所以连艾略特都当过编辑!三岛也当过。这个行业到底收容了多少即将成功的作家和永远失败的幻想家呢?作为永远失败阵营里的部分,我依然愿意优雅向对方阵营喊话:坚持住,我永远爱你们。

  • Shirleysays
    Shirleysays2022-01-10 16:09:44

    名副其实的编辑部故事,讲的是费伯-费伯出版社的经营历史。有趣的是,该书以往来书信的形式,偶尔附以作者简短的说明,呈现出简洁明快的文本气势,因而,信息量巨大。做出版的人,要有热情,几乎是所有业内人的共识,毕竟这是一个太阳既升不高也落不下的行业。然而,除了热情以外,要支撑一家出版社,技能和智慧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编辑,成就了一本又一本好书。了不起的出版背后,一定有那些了不起的人(经营者、编辑),诺奖获得者T.S 艾略特,便位列其中。阅读此书的感受,不是激动,而是感动之余,衔着淡淡的忧伤。阅读不死,出版永存。推荐~

  • 吾荐
    吾荐2022-01-19 23:18:27

    如果一个文学出版人不能同时拥有文学品位和商业头脑,那就让一个拥有文学品味的出版人和一个拥有商业头脑的出版人并肩作战吧。(非常欣赏生动流畅的译文,并好奇地搜索了译者信息,在豆瓣上一无所获,不知道是不是一位同名记者。将来或可委以文学翻译的重任。)

  • 布拉伯巴卜
    布拉伯巴卜2022-11-20 21:47:37北京

    不少文艺圈八卦,伍尔夫暴怒出场,奥登在艾略特眼里是个shy boy,普拉斯、休斯、拉金、希尼和摩尔都在,读得很开心。那个年代作家兼出版人的情况还挺常见。出版这方面,可以看到发掘新人、为了好作品和口碑不惜赔本的一面,出版商个人或集体趣味的影响,还有内部的人事安排、资源分配。如何在保持品牌与风格的同时拓宽财路,用某些大卖的书来养真正想做的书。跨越二战和经济萧条期,原料、成本和审查都构成新的挑战,还有平装书的曲折转型、不同媒体形式的改编,这里边学问可太多了。但因为是往来书信,毕竟很难看见全貌。但也是因为有来有往,可以看到大家如何慢慢从小心翼翼的请求走到不那么客气的讨价还价,好有趣哦。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