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上海译文出品!90后天才女作家萨莉·鲁尼继《聊天记录》《正常人》之后重磅新作!《纽约时报》小说排行榜第时代下,经济、政治、生态环境恶化,年轻人的迷茫和挫败感】萨莉·鲁尼(Sally Rooney)【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 于是
    于是2022-06-11 00:12:46

    爱丽丝对知识商业社会的认知,艾琳和西蒙对情感关系中的软肋的认知,费利克斯对阶级本质的本能体认,这些都很充分了

  • 林安
    林安2023-03-28 11:10:10湖北

    很喜欢女孩子间写的信,写信讨论当代生活和私人情感,大概是这一代的年轻“知识分子”,反抗消费主义陷阱、资本漩涡和zz假面、狗屎工作、进退两难的爱和别扭纠缠的友情,最老派又真诚的抵抗方式了吧。

  • 魏小河
    魏小河2022-06-30 16:33:06

    这本书里,没有那些大的情节。仇恨,人生的巨变,死亡。只是友谊,爱。一些细小的微曲的汗毛一样的情感。很矫情,很空虚,不沉重,没意义。但真的很好。

  • 安东妮
    安东妮2022-06-21 23:18:58

    萨莉鲁尼不大卖谁大卖?每个世代都需要好看的、搭配当下最时髦生活方式的言情小说。上古华语言情鼻祖安妮宝贝的生活方式是星巴克+西藏旅行,爱尔兰文学小将萨莉鲁尼的生活方式就是目前最流行的阶级和性别议题——真的很绝啊,这都能被我们(means作家和她的读者们)玩成生活方式。此处加一个注释:但凡不去真的拿着这些议题闹革命,而只是谈论它,尤其当这种谈论还能让你自我感觉良好、很特别,那都叫生活方式。最后,这本小说的结尾甚至超出了一般言情必要的悲剧感/伤感,走向了玛丽苏的皆大欢喜。

  • 祝羽捷
    祝羽捷2022-06-04 20:22:02

    花了5天时间,读完《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You),是三本小说里结局最甜蜜的一本,不知道是不是跟她的心境有关。一如既往的、鲁尼的味道——年轻一代的困惑,兜兜转转却难以确认的爱情,家庭关系带来的烦恼,紧紧缠绕偶尔回刺痛的友情,事业的艰难,对资本主义批评、对无产阶级同理心很强的“香槟”社会主义中产年轻人……这本对年轻左派想法的表达和批判更锋利,能感受到这也是鲁尼对自己的批判,以及她对自己熟悉的出版行业的讽刺。我很爱丽丝和艾琳的通信,真正的友谊不是每天形影不离,而是可以天各一方却为自己不能与外人谈及的课题深入地交流,关于爱情、性、开放关系、信仰、宗教、政治、阶级问题。P211的那封信读哭我了,很打动我。

  • 宇宙人小早👽
    宇宙人小早👽2022-06-30 09:35:08

    《正常人》是高中校园的puppy love,《聊天记录》是大学生的ethical slut,而《美丽世界》则是成年人的painful happy—我们的成长抵达尾声。当柏林墙倒掉时,人类失去了对美的直觉;当苏联解体后,美丽的世界便不复存在;把爱称之为实验性的情感纽带,因为害怕受到伤害;睡完后说当朋友,只不过不得善终才是大部分的恋爱。 但现在来改写我们的成长经历真的为时已晚吗?在全书倒数第二页,鲁尼借艾琳的信给出了答案,原来人生可以在痛苦很久之后变得很快乐,它不是非此即彼的事,它不会被固定在一条名为“性格”的沟槽里,然后一路开到底。 哪怕发生这么多事,哪怕世界这幅德行。哪怕人类正在濒临灭绝,我们仍会写信,谈论性和友谊。因为爱一个人总是比不爱好,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坦诚和依赖。

  • frozenmoon
    frozenmoon2022-07-03 14:33:55

    更年轻的朋友们可能已经不知道卫慧了。这个小说里有一股物质生活升级版的卫慧味儿。故事里的年轻人在煞有介事地谈论性、艺术、政治、社会议题、全球问题,但故事内外的人都太年轻了,年轻得和这些话题全然不对等,失重感四处浮现,就像孩子装作“小大人儿”,这种抽离、批判性调子和省思看起来很知识分子,但议题表层之下的力度非常薄弱。这个故事很有欺骗性,话题庄重但态度放松,而且角色无论男女甚至环境,都因为年轻漂亮,而让一切无趣显得很明亮。人们看着一群赏心悦目的年轻人装深沉,也就无人深究了。毕竟“明亮的无趣”本身也是有视觉美感的。故事里的世界太安全,太像胶囊了,以至于一切批判都像轻轻的愤怒表演。越来越觉得文学是属于中年甚至暮年的艺术。三部里,《聊天记录》好于《正常人》好于《美丽世界》。

  • 稀松
    稀松2024-04-23 17:13:31江苏

    讲爱情的部分还是很鲁尼,因为自尊、自卑而回避的男人女人,但没有《正常人》那么深入了。艾琳和爱丽丝的信件往来更有意思,有对写作、审美的精彩讨论,还有友谊里微妙的权力较量。

  • kid u
    kid u2024-06-17 04:41:27瑞典

    耐着性子听了七个多小时听完的,实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一如很多西方的年轻人:空虚而装逼,自以为很有“理想”,但完全不知道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几乎没有什么情节,更遑论在“前10页抓住读者”的守则了。它的大火,大概是因为那些西方年轻人从中窥见了自己的生活和自我。这本书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们的延伸。

  • 思郁
    思郁2022-06-07 16:54:00

    萨莉·鲁尼有个评价说,她写的都是穿着现代服装的十九世纪爱情小说。这个概括是很精确的,小说中人物用当下流行的各种社交媒体交流谈恋爱,网上的交流很顺畅的时候,现实中的交流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而她小说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是源于,两个明明相爱的恋人,非要互相折磨,虐恋,离开爱上其他人之后,再回头走到一起。一本书写来写去都是写的:我知道我爱你,你知道你爱我,但是我不知道你爱不爱我,你不知道我爱不爱你的时候,我就装作不爱你去爱别人,当你知道你爱我的时候我再回来爱你。这种非常绕的小情绪让人非常恼火,能这样重复把我爱你你不爱我你爱我我又不爱你翻来覆去讲的故事写成书也是一种奇葩的能力。能把这么平庸无奇琐碎的爱情故事写成畅销书,是需要天赋的。鲁尼有这种能把普通无聊的对话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天赋型选手。

  • 老袁
    老袁2022-06-16 07:44:57

    依旧是那些问题:你想我吗,在一起的时候你快乐吗,我有没有伤害你,你伤害我是故意的吗,你爱我吗,你会永远爱我吗。大多数人逃避问题,鲁尼却把它们掰开揉碎来讲。ps:书信都很好。222页的那一封,看了好几遍。全是最普通的句词,但让人格外难过。

  • 朱马查
    朱马查2022-12-06 18:34:46北京

    这本书还真是叫做《美在哪》……你不能因为一本书平庸无聊又虚假就说这是我们这个平庸无聊又虚假的世界的时代之声。

  • 糖罐子
    糖罐子2022-07-04 16:10:43

    读下来感觉萨莉鲁妮在知识分子型作家和纯文学性之间纠结,这种纠结体现在信件体独白和故事进展的双轨道设置上,在信件体独白里很“严肃”,故事进展则有点“轻浮”,信件体独白里借人物之口说了“我的作品毫无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这是我人生志业”,阅读时确实也觉得原来读萨莉鲁妮她擅长的那种在人物互动之间展示出的心理分析捕捉让位于了过于强烈推荐自我表达。不过这种本身的二元化本身还挺有意思的:现代人不就是总陷于强烈的自我表达,但总是难以构建更加深邃的关系吗?

  • 闲散人员小李
    闲散人员小李2022-06-24 15:03:12

    一本描述与解释当下的书,当下与我们。很少看到女作家以直接赤裸的方法写出性的权力关系与掌控感。通信的部分和前面的爱情推进好好看,四人见面后略微感觉有些垮。我们还能绕过那些标签爱具体的人吗?我们还能够重新信任和接受我们的生活吗?

  • 阿巴厮
    阿巴厮2022-12-11 21:50:31四川

    终于看了一本中文的萨莉·鲁尼。坦白说,最后几十页四个人物终于见面的交锋,并不是很有意思,编排上像构造了一个电影场景后写出来的文字,脱离了文字本身应该带来的趣味。三部作品基本上,奠定萨莉·鲁尼就是当代言情小说大师的地位。关于爱与不爱的话题,人类的创造力真的是无穷无尽的。

  • malingcat
    malingcat2022-06-22 07:43:26

    有点失望。可能打开鲁尼的方式不对,应该从另外两部开始。写性的篇幅很冗长,写思想的来往信件也很冗长,应该是故意为之,增加人物感受和思想的复杂性,也传达出思与行之间的深刻的无力感。为了进攻的奉献,为了自保的回避,为了自尊的贬低,这些心理上的小戏剧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缩微版,人物的内心成长与觉醒,也的确有一丝詹姆斯的味道。但是从文体和语言上看,未见出高明。

  • 寒蝉夜鸣
    寒蝉夜鸣2022-10-05 20:00:22贵州

    可算是看完了,整本书最喜欢的人物居然是费利克斯,比起另外三个角色,他塑造得更真实。书里边对情感描写确实很细致,但是真的不太能接受这种悬浮的角色塑造,看得我的血压直线飙升。算了算了,赶紧找本精彩的书来读读缓解一下吧,借用下豆瓣短评的一句话吧,“虽然涂抹了时髦的左翼糖浆,内里就是琼瑶罢了。”

  • Donuts🕳️
    Donuts🕳️2022-06-13 22:31:45

    书信的部分都完全沉浸,但艾琳和艾丽丝见面后,高密度的情感让我又有点处理不来了。最后看到小说里的主角因为封城而难受,担心世界再也回不去,我理解了有时候无法处理萨莉鲁尼式高浓度情感的原因:主角过度的思考和敏感的生活,真是一种奢侈啊

  • 第二个乌托邦人
    第二个乌托邦人2022-06-01 20:25:38

    🍺简中速度好快啊,这本是painfully happy,但大部分是happy,我喜欢两个女主的远距离友谊,虽然隔了有点久,但还记得每一封信都让我觉得“啊终于有作者描写女生间这种思考、坦率还有关爱了”。和远在天边的人交流是一种流动的宣泄,各自的现实暂隔自己的现实,她们成为彼此的虚拟出口。这种形式得以深入内心,又在结尾巧妙交汇,看到最后为她们两人开心,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 冬客
    冬客2023-11-30 22:12:43江苏

    看完这本很明白为什么鲁尼能畅销,她对于这个动荡世界里个体愈发严重的不稳定性带来的神经官能症有着大胆而细腻的共情,在这个两男两女的故事里,她用私人信件的来往让他们交付自身的脆弱和阴暗,同时献上对这个世界稚嫩的思考。虽渺小但所思故我在的坚定、以及在关系中寻找出口的一种积极姿态。

评论来自豆瓣,评论内容仅为网友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