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匆忙中写就的历史》_陈嬿如_扫描版[PDF]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作者求学、治学和教学生涯中的中文代表性研究成果,覆盖传播学、教育、文化、文化、性别研究等诸多领域,其中“人即信息”“信仰传播的3M模式”“传播效果研究如何走出困境”“传播学创新:从刻板成见到解放心灵”等理论都是作者近年来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陈嬿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留学美国、新加坡,在国外获得大众传播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持并完成*和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在美国、欧洲、澳洲和亚洲出版的英文国际学术刊物(包括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出版传播学专著五部(其中一部在美国出版)。专著《中国市场经济时代的传播战役与民族凝聚力》获得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2004年获得“福建省第三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 录:
第一篇 传播学创新研究:理论篇
从科学思维的视角探索传播学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突破框架解放传播沟而能通
传播效果研究如何走出困境
传播学创新:从“刻板成见”到“解放心灵”
人即讯息——论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转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二篇 传播学创新研究:实证篇
新闻是匆忙中写就的历史——西方报界如何发现并报道毛泽东的一篇内部讲话
传播学研究的前沿与中国人信仰的重建
发展传播学与中国的发展现实
调适理想与现实:中国大众传播功能的新视角
转型时期中国传媒社会功能界定
信仰传播效果的3M模式——《青春之歌》的传播学解读
中国的传播实践对传播学理论的启示
第三篇 全球传播与文化认同的新思考
与时俱进宣传爱国主义
重大突发事件与民族凝聚力——以2008年抗震救灾直播报道为例
电视节目与爱国主义教育——在青少年中进行的实证调查研究
跨文化传播原理在我国对外宣传中的运用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媒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全球脑,中国心:网络时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第四篇 教育传播与教学创新:观点与实践
高等教育方法的3个比喻
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生教育
思辨与实证并重,创造知识
第五篇 媒体内容中的性别与婚恋
感情纠葛何时休——关于主旋律电视剧的忧思
超越性别的女性形象:电视剧《戈壁母亲》中的传播与和谐
当代中国影视中的女性形象之嬗变
广告中的女性社会角色
当代题材主旋律电视剧中的三角恋爱(1992-2003)
附录
丰盛的匮乏: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文学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跨越时空的文学感动——从一首获奖儿童诗谈起
公益广告调适理想与现实
电视剧应该培育大众的健康情感
电视剧传播要注重精神效果
流星划过之后的思考
激情何以燃烧——从电视剧收视率谈起
让高尚成为自然——英雄主义系列影片展播观后
从英雄到名人——兼论电视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发挥红色经典的教育作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和平时代更需要信仰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现实意义
气势氛围机制——红色文化的传播
现在的歌为什么难听?
陈嬿如学术创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