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
词条内容:
1959年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大坝,会淹没尼罗河谷里的珍贵古迹(如阿布辛贝神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努比亚行动计划,阿布辛贝神殿等古迹被分解后运到高地重组装起来。这促进了其它类似的保护行动,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协定。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都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而许多国家对这类遗产的保护工作因其不具备充足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而很不完善,大会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为集体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了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1977年公约组织正式评审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遗址);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和生物结构的自然面貌、濒危动植物生态区、天然名胜);混合遗产(指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1981年悉尼歌剧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以竣工不足10年的建筑作品无法证明其自身具有杰出价值的理由予以否决。引发了人们“充分重视古代遗产的同时,如何评判和对待那些未足百年的人类创造”的思考,设立了现代遗产项目,指19世纪以后出现的人类杰出创造,口号是“人类献给未来的礼物”。
1992年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目录,文化景观遗产包括园林和公园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人类历史演变的物证)、关联性文化景观。
1992年世界记忆文献遗产列入世界遗产项目,做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延伸,侧重于文献记录,包括珍贵文件、手稿、口述历史的记录以及古籍善本等,如《本草纲目》[明·金陵版]等。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1998年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以便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创造力,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
1999年奥地利塞默林铁路、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延伸出一个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线性文化遗产”类型,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都是重要表现形式,比如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从2002年起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杰出的景观,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也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国际湿地遗产项目是2009年由湿地国际联盟组织发起的项目,目前已经在中国计划开展湿地世界遗产评估的项目有青海湖、洞庭湖、泸沽湖等湿地。
世界遗产为保护人类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截至2017年7月8日,中国已有52项世界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1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世界遗产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