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和可可西里双双申遗成功
北京时间7月8日,中国福建省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前一天,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已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一个是西北的「净土」,一个是东南的「明珠」,两大地区申遗成功,也意味着在遗产保护方面,我国交出了一份中国式的答卷。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
词条内容:
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成功申遗。30年来,中国成为了「世遗」大国。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卡洛·奥拉索认为,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的代表,其主要体现青藏高原隆升阶段保存较好的一个平面,形成了冰川、河流等壮美景观,并且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栖息地,数以万计的藏羚羊迁徙是世界罕见现象。在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可可西里平均海拔最高,超过4500米,是全世界非常稀有的高原。此外,可可西里也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鼓浪屿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宋代开始有人定居,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1646年开始屯兵鼓浪屿,1662年以此为基地出兵收复被荷兰殖民的台湾岛。鼓浪屿是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与互鉴的典范。51组代表性历史建筑及宅园、4组历史道路、7处代表性自然景观与2处代表性文化遗迹,它们与岛上现存的900余栋历史风貌建筑,共同构成了鼓浪屿自然有机的空间结构和内涵丰富的城市历史景观。
世界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倡议牵头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依据的观点是:某些遗址具有普遍的突出价值,因此应被列为人类共同遗产。在不影响国内立法所规定的国家主权和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公约缔约国承认,保护世界遗产是整个国际社会的义务。《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已收录了981个自然和文化遗产。
与「世界遗产」相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定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是韩国的」这个梗就源自于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但大多数人可能不清楚,中国的「端午节」也于2009年申遗成功。从细节上看,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但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福建省著名的武夷山于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武夷山其实跨闽赣两省,介于江西的上饶、铅山与福建的浦城、崇安等地之间。波兰当地时间7月9日下午,世界遗产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并获得通过。至此,江西铅山境内的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而江西铅山武夷山则是江西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