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美]尼尔·布朗, [美]斯图尔特·基利, 吴礼敬【文字版_PDF电子书_推荐】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封面图片

内容简介:

如果你家乡的企业因为防治雾霾而限产停产,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铁因为安全因素升级了安检程序,你会配合还是愤怒?

如果微信群里,家人时不时发来一些标题为“……秘密”“……必看”的养生文章,你会支持还是劝阻?

无数专家都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或者激烈地唱着反调,你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的吗?

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嘈杂、喧嚣,每时每刻都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全盘接受别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但所说的话往往真假参半。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无法替我们救急,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激发批判性思维,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

在本书中,我们特意增加一章新的内容,专门探讨认知偏见及批判性思维会遭遇的障碍。另外还吸收了丹尼尔·卡尼曼所著的《思考:快与慢》里的真知灼见,并贯穿全书,我们尤其强调“慢思考”的重要性。

当你能够坦然面对立场和你完全相左的意见,理性判断而不会党同伐异时,当你面对提问和质疑,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只把声高当有理,或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时,当你能够在对话和辩论中拨开迷雾,识别出对方的逻辑谬误和感情操纵时,世界在你眼中将变得更加有趣、开阔。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作者简介:

尼尔·布朗

博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获有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得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学位。曾经合著七本书,并在专业期刊发表一百余篇研究论文。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曾经聘请布朗教授,协助培养教职员批判性思维技巧。他也任职于《韩国批判性思维期刊》的编辑委员会,还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2002年获博林格林州立大学“杰出教学能力奖”,2001年获“终生成就奖”,以及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委员会的“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等无数地方性和全国性的荣衔。近期为美国国家安全部、俄罗斯国家秘密服务部门、IBM亚太公司、乐高公司、新加坡K2B国际公司、美国商学院联盟、美国空军研究院等众多机构及公司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及咨询服务。

斯图尔特·基利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目  录:

目录

前言

01 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1

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总有人坚称我们一定要按他们所说的那样去做,因为他们最懂行,最知道我们该穿什么、吃什么、相信什么。可是他们的看法到底有哪些可以笃信不疑呢?你需要发展相关技能,树立正确态度,这样才能自行判断出哪些观点能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你自己的观点。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嘈杂、混乱的 1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无法替我们救急 4

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 6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7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9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12

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14

让对话进行下去 18

02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23

虽然我们的认知能力无穷无尽,但有一系列的思维习惯却会限制和背叛我们。这些认知偏见经常会左右我们,除非我们约束住它们。

正确提问带给人的不快 24

思考过快 24

刻板印象 25

这些思维习惯会背叛我们 27

自我中心 32

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最大的障碍 34

03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38

如果找不准作者、演说者的结论,你就会曲解别人的意图,这样做出的回应也就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论题的种类 39

寻找论题 41

寻找作者或演说者的结论 43

发现之旅的几点线索:怎样才能找到结论 44

批判性思维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6

04 理由是什么 53

只有问一问别人为什么持有这样的观点,并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才能公正地判断为什么应该同意它。

开始质疑的过程 57

找到理由有提示词来帮忙 59

理由的类型 60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62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63

批判性思维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63

05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71

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潜在的含义,而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

词语的多义性和易混淆性 73

找准关键词和短语 74

检查有没有歧义 76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77

判定歧义 77

语境与歧义 80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82

歧义、定义和字典 82

歧义与附加感情色彩的语言 85

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 87

歧义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87

06 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 95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却不会明说出来。就好像你眼看着魔术师把手帕放进了帽子里,出来的却是一只兔子,而你压根儿就不知道魔术师暗地里到底玩的什么把戏。

到哪儿去找假设 98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 99

从价值观到价值观假设 101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102

将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一个线索 103

将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 104

找到价值观假设的其他提示 106

了解其他人价值倾向的价值所在 107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108

价值观与相对性 108

找出并评价描述性假设 109

描述性假设举例说明 110

常见的描述性假设 112

定位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 113

避免分析无意义的假设 116

假设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117

07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122

判断交流者的推理是不是以错误的假设为基础,是不是通过逻辑上的错误或带有欺骗性的推理来糊弄你,就要特别小心推理过程中的那些诡计花招。

用质疑的方法找出论证中的谬误 125

让我们从评价各种假设出发 126

发现其他常见的论证谬误 130

找出分散注意力的干扰项 137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140

利用以下这个关键问题 141

推理错误小结 141

扩展关于谬误的知识 142

谬误与你的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 143

08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148

如果有人对出示证据这一简单要求的反应是怒火中烧或退避三舍,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尴尬难为情,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有证据,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本来不应该那样底气十足。

我们需要证据 149

找出事实断言 151

证据的来源 153

将直觉作为证据 154

个人经历作为证据 156

将典型案例作为证据 157

将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 159

将专家意见作为证据 161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165

你的学术写作与证据 166

09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171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类比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做出了错误的假设: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

个人观察作为证据 171

研究报告作为证据 172

从研究的样本来概括 180

从研究的测量方法来概括 183

片面的调查和问卷 185

将类比作为证据 188

专家观点什么时候最可信 193

10 有没有替代原因 201

人类都有这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紧随前后发生,那么第一件事肯定导致了第二件事。比如你可能在写出一篇极出色的论文的同时戴了某一顶帽子,所以现在你一逢到写论文就坚持非要戴同一顶帽子不可。

什么时候应该去寻找替代原因 203

替代原因的说服力 203

找到替代原因 206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 206

多种视角可作为寻找替代原因的指导 208

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 209

相关性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211

混淆“在这之后”与“因为这个”之间的关系 214

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解释 215

评价替代原因 216

替代原因和你自己的表达和交流 217

发掘潜在的原因 218

11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224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当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来判定这些数字到底有多让人动心!

不知来历和带有偏见的数据 226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228

把一件事的结论用来证明另一件事 231

通过省略信息欺骗 233

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统计数字 234

12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240

推理说服力不够强,并不是因为说出来的不顶用,而是因为省略掉的太关键。就像马所戴的一副眼罩,眼罩让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正前方的道路,但同时也阻止它去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也许是至关重要的信息。

找到省略掉的信息有好处 241

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 242

可以帮你识别省略信息的问题 244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确切的数字 247

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 248

省略的信息还是找不到 250

13 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255

很少有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简简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的“不是”来回答。

二分式思维方法: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的

结论 256

两面还是多面 258

寻找多个结论 259

条件句的衍生能力 261

备选的解决方法作为结论 262

让思维更灵活 263

小结 264

最后的话 269

译后记 271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