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枚师太
五枚师太,少林五老之一,武功高超。在少林派“反清复明”之时,曾保持中立,投身武当门下。传说中咏春拳创始人严咏春的师父,“咏春拳”的名字也是由其所赐。野史记载,在五枚师太与方世玉的决斗中,五枚师太利用方世玉的弱点——股道穴(肛门),将其毙命。
词条内容:
少林五老——五枚师太、至善和尚、白眉道长、冯道德、苗显,皆武功高超。清朝开国以后,少林派举家南移入广东、福建等地,以福建泉州东岳山少林寺为基地,联络各种帮派人士,从事“反清复明”活动。白眉和冯道德自立门户;五枚师太中立,投身武当;至善和苗显坚守少林,反清复明。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康熙年间,少林派巨头铁斋和尚,就曾秘密潜入潮州,以授徒自给,培养力量,其及门弟子,数以百计,开广东黑社会风潮之肇始。
南少林,大量的资料显示其的确存在过,但却在清朝时因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被清廷镇压了,是彻底焚毁还是改名换姓,至今尚被研究者争论。但可以确定的是:1.其的确存在;2.南少林在福建;3.它留下了不同于北少林的丰富武学。拥有最多赞同者的是三座古寺:莆田少林寺,泉州少林寺,福清少林寺。明朝时期有因倭寇侵扰,南少林曾派出僧兵在福建沿海抗击倭寇,因此后有武学回流一说,即明朝南少林武学回流给北少林。
国语辞典记载所谓反清复明是指:“推翻满清统治,恢复明朝王室。”后引申为:“推翻异族统治,拯救中华。”反清复明是明朝政权被李自成颠覆,清朝继而灭亡李自成,确立政权以后,中国境内一系列反抗清朝满族统治而要求恢复明朝汉族政权的运动。其中有在台湾的延平王和清初李氏朝鲜王国的“反清复明”行动,还有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打出的反清复明旗号。
民间传说中有“少林五祖”一说,但“五祖”与“五老”并不相同。清初,朝廷"火烧北少林"后,胡德帝、李式开、马超兴、方大洪、蔡德忠五人逃到福建借南少林掩护,秘密开展反清复明活动,称为少林五祖。还有电影《少林五祖》以此为背景拍摄。香港导演王晶曾自编自导过电影《新少林五祖》,但讲述的是少林俗家弟子洪熙官的故事。洪熙官屡与贪官污吏作对,又被同门出卖。得知少林寺被毁并将背上印有藏宝图的五祖安全送到天地会。
关于咏春拳的起源,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咏春为南少林嫡传武技之一,咏春二字乃是为了纪念咏春拳之创始人严咏春的。严咏春原籍广东,她则自小跟随五枚师太习技。及后更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拳术之理(亦有一说为严咏春习得方七娘的永春白鹤拳之后有感而发),并得五枚大师修正,因而武技大成。当时严咏春要求五枚师太为拳命名,五枚大师则叫她用自己的名字咏春为名。
有野史记载,少林五老之一“苗显”的外孙,也是“少林十虎”的第二位——方世玉并非被武当派所杀,而是死在五枚师太的手上。相传方世玉跟五枚师太决斗时,多个回合未能分出胜负,五枚师太最终找到方世玉的罩门——股道穴(肛门),趁其不备,两脚将其毙命。1993年元奎导演的电影《方世玉》中讲述了方世玉为救父亲,独闯刑场的故事。片中展现了方世玉的英雄年少,却没有体现其本性好勇斗狠。这也是方世玉题材电影中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