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
骆家辉,美籍华裔政治家。民主党党员。1982年开始从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驻华大使,第一位当选为美国州长的华裔美国人,奥巴马内阁中第二位华裔部长。2013年突然辞去美国驻华大使职务,引发一众猜测和不满。
词条内容:
1950年,骆家辉出生在西雅图,在五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他在西雅图度过了童年及青少年的时光。骆家辉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以荣誉生的身份高中毕业后,考进耶鲁大学。家中的生活并不富足,骆家辉靠着奖学金和课余打工,完成了大学学业,于1972年毕业,取得政治科学学位。之后又在波士顿大学进修,获得法学学位。
1975年骆家辉从波士顿大学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仕途。他在华盛顿州金县检察院,先后担任过助理检察长和副检察官。1981年他为金县议员周马双金助选,虽然周马双金落败,但骆家辉却萌生了从政的念头。1982年他当选华盛顿州众议院议员,并连任长达11年之久。其间他政绩卓越,被当地媒体选为州议会年度风云人物,使他在选民中积累起极高的人气。1993年骆家辉当选金县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县长。
1994年骆家辉与第二任妻子李蒙结婚。李蒙出身名门,她的祖母蓝妮是民国四大名门闺秀之一,孙中山儿媳。李蒙的父亲祖籍上海,在华人圈极具声誉,多次为中美交流搭线铺桥,还曾被里根总统聘为白宫财务顾问。李蒙在加州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亚裔小姐选美并夺冠,后来又去西北大学获得大众传播专业硕士,毕业后成为西雅图第五电视台记者兼主持人,很多政坛名人给予李蒙超高的评价。2017年5月李蒙证实,自己已经与骆家辉离婚两年。
金县是全美第13大县,为骆家辉施展政治才能提供了更大的舞台。1996年骆家辉以高达58%的得票率当选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也成为首位当选为美国州长的华裔美国人,并连任至2005年。在担任华盛顿州长期间,他曾对中国进行过三次贸易访问。2006年骆家辉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宣布退出选举,卸任华盛顿州长。卸任后,他一度离开政坛,在一家跨国律师事务所供职,负责该事务所中国区业务,直至2009年。
2009年2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骆家辉为第36任商务部部长。5月1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陪同下,骆家辉在白宫宣誓就职,成为奥巴马内阁中第二位华裔部长。奥巴马政府的首位华裔部长是第12任能源部部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2009朱棣文和骆家辉的联袂访华,是中美两国关系史上首次有两位华裔部长同时访华,也是继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之后美国部长级高官又一次访华。
2011年8月1日,骆家辉宣誓就任,正式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说,作为中国移民后代出任大使令他感到“既谦卑又荣幸”。骆家辉表示,美中两国具有极其重要和复杂的外交和经济双边关系,其任期内最重要的挑战是增进互信。“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人能明白美国是代表自由、机会和平等的国度,也希望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光辉的历史、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目前面临的挑战和中国在短时间内就完成的令人惊奇的成就。”
2013年11月20日,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发表声明,宣布辞职。在采访中,骆家辉说他决定辞职,是因为要跟他的太太和三个孩子在西雅图重新团聚。骆家辉是个十分顾家的人,他总是和太太一起出席活动,他还曾说起,每天都会早早起来,为孩子准备早餐。胡锦涛主席访美时,骆家辉还很自豪地给他看自己家庭的照片。2003年他退选州长也是为了家庭。骆家辉说他已强烈地意识到孩子成长如此飞速,几乎不再有跟我们共处的时间了。
但任期4年未满就辞职,必然会引来很多猜疑。一是“委屈说”,他赴华上任,自己打理行程,被指作秀;他不坐头等舱,被央视主持人嘲讽为美国欠中国钱,没钱才坐经济舱;被某主编说成是为了贪污差旅费。二是“干涉说”,他擅自在美使馆检测中国空气质量,定期公布,弄得PM2.5家喻户晓,扰乱民心。三是“棘手说”,他任职期间,竟有中国公民将他的大使馆当作上访处,甚至有人直接将它当作庇护所。还有“换肝说”“出轨说”等等。
除了有关中方造成的原因而辞职的猜测外,骆家辉是因为美国内政的关系而辞职的猜测,多数都与希拉里和克林顿家族脱不了关系。在2013年11月18日财经年会上,克林顿演讲结束后,骆家辉开始演讲,第三天骆家辉就发表辞职声明。在这期间,希拉里也在中国。希拉里曾在2008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中败给奥巴马,但谁都知道希拉里一直有总统梦。而骆家辉可能成为希拉里即将组件的总统竞选团队核心的核心。
骆家辉辞职后,中美建交以来上任时年龄最大、首名不会说中文的驻华大使马克斯·博卡斯接任。直至2017年特朗普政府选派特里·布兰斯塔德为新任驻华大使。用这位新任大使自己的话说,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老朋友,1985年习近平第一次到美国访问艾奥瓦州时,两人就相识了。布兰斯塔德曾6次来访中国,他表示和中国有着“持久的友谊”。他还希望在华期间访遍中国的每一个省,“和这个伟大国家的人民见面,建立良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