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
詹天佑(Jeme Tien Yow),字眷诚,号达朝。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等工程,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的称号。
词条内容:
詹天佑生于清朝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他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南海,幼年就学于私塾。1872年的时候,被后人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向朝廷提出了派学生官费赴美留学的建议,招考幼童120名。詹天佑随容闳到上海参加出洋局预备班,并于同年去了美国。
幼童赴美后,先从小学读起,再读中学。詹天佑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从中学毕业,考入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专修铁路工程。他在耶鲁大学学习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两度获得第一名奖金。当时的耶鲁修业期限为三年,詹天佑原计划毕业后再行实习研究三年,但因为清政府下令提前撤退留美学生而回国。
1888年,詹天佑到天津中国铁路公司参与塘沽到天津铁路铺轨工程。其中古冶至山海关段因滦河洪水季节冲毁打桩而遭遇施工困难,詹天佑使用压气沉箱法修建滦河铁桥桥墩基础成功,解决了英国工程师也未能解决的问题,引起了中外注意,被选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成为首个加入此学会的中国工程师。
1894年,清廷议定修建天津到北京的铁路,路线改为从天津到芦沟桥,名为津芦铁路。聘英国人金达为总工程师,詹天佑担任铁路工程师。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条复线铁路,后来称为津京铁路,成为京奉铁路的一段。津芦铁路不仅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同时也是清政府推行"实政改革"的标志性一环。
1902年,为了方便皇室去清西陵祭拜,清政府决定修建从河北省新城到易县的新易铁路。为了不耽误慈禧祭拜,朝廷限詹天佑六个月完成。尽管当时这条铁路的民用价值不大,但它却是中国人自修铁路之始,因此詹天佑仍非常重视,从测量到通车,仅用了四月的时间。慈禧坐上专列以后甚为高兴,竟将随身所带的珠宝赏赐给了詹天佑。
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詹天佑迎难而上。这条铁路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是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
1919年,詹天佑不顾病痛,代表中华工程师会出席远东铁路国际会议,与企图霸占我国东北地区中东铁路的日方代表论战,取得了保护中东铁路的权利。回乡途中,他抱病登上长城感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同年4月去世,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