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封面图片

中法战争(Sino–French War)又称清法战争,发生在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是由于法国侵略越南,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最终以中法和议,双方撤兵结束。战后签订《中法新约》,中国西南门户大开。

词条内容:

历史:中法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越南南部六省沦为法国殖民地。接着,法国妄图沿湄公河到达中国,无奈澜沧江不适于航行,随即转向越南北部,企图绕道入侵云南。法军两次侵袭越南北部,越南国王向中国求援,法军被击退。但在第二次交锋中,法军司令以下30余名军官、200余名士兵死亡,法国以复仇为由,发动了全面侵越战争。

历史:中法战争

中越自古联系紧密,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后,中国成为了实现对越殖民统治的唯一障碍。为了及早达到据越南而侵入中国西南的目的,法国开始以全力来对付中国。清朝此时正值光绪年间,朝堂之上出现了左宗棠为代表的主战派和李鸿章的主和派,光绪政府举棋不定,一面出兵援助越南,一面下令不得主动出击。

历史:中法战争

1883年12月14日,法军向越南北部山西地区发起攻击,中国驻军被迫抵抗。但法军依靠优势的装备,战胜了黑旗军和七个营正规的桂军和滇军,占领山西。这一役被称为山西之战,标志着中法战争的正式开始。

历史:中法战争

清政府战败后,与法国签订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同意中越边界通商。1884年6月,法军突然到谅山附近的北黎(观音桥)“接防”,中国驻军没有接到撤军命令,要求法军等待,法军却强硬前进, 清军再次被迫还击,但伤亡惨重,而法军也死伤近百。法国以此为借口扩大战争。观音桥事变是中法战争第二阶段的起火点。

历史:中法战争

法国将战火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企图强行登陆台湾,同时向清廷勒索钱财。清廷拒绝,中法外交关系正式破裂。中法水上战争展开,同时陆上战争仍就激烈。法军先攻谅山,进而攻打镇南关。老将冯子材指挥军队筑起防御阵地,并率兵一马当先与敌方搏斗,将法军击退后又乘胜追击,重伤法军。镇南关大捷使清军转败为胜。

历史: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本来使中国处于有利地位,但清政府总是担心兵连祸结,会激起民变,因此始终或明或暗地向法国侵略者进行求和活动。在李鸿章等人的怂恿下,清政府与法方签订《简明条约》,下令北越驻军撤退;法国解除对台湾和北海的封锁。中法战争至此停止。之后双方又签订《中法新约》中国承认法国吞并安南,西南门户大开。

历史:中法战争

黑旗军在此次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法交战中多次取得胜利,尤其是协同老将冯子材的部队,创下了打死法军千余人的镇南关大捷。黑旗军领袖刘永福返回中国后,被清廷下令解散队伍,但又在后来的甲午战争中奉清政府命令重新编组,进驻台湾岛。将士也大多死于保卫台湾的战争当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