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的emoji设计

偷懒的emoji设计封面图片
阅读:
早在2008年,iOS系统发布了第一套emoji,让emoji这种交流形式流行至今。emoji(表情符号)来自日语词汇“絵文字”,假名为“えもじ”。

2015年,一个叫PeterMiller的网友在推特上公布一个“大发现”:当你用PS将苹果的“微笑大便”emoji放在冰淇淋emoji上时,重合度近乎完美。


2018年,苹果推出初代emoji十周年,曾参与初代emoji设计的AngelaGuzman撰文回顾当年往事。当时还只是实习生的Guzman和自己的导师Raymond分工设计了苹果首批emoji,文中也承认了冰淇淋的emoji就是从大便复制过来的。


emoji最早由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创作,并在日本网络及手机用户中流行。

自苹果公司发布的iOS 5输入法中加入了emoji后,这种表情符号开始席卷全球,emoji已被大多数现代计算机系统所兼容的Unicode编码采纳,普遍应用于各种手机短信和社交网络中。


2014年8月,牛津词典在线版(Oxford Dictionary Online)把“Emoji”添加到新词汇中,这也意味着它已经变成一个正式词汇。

2019年2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车辆管理部门推出了一项新规;2019年3月1日起,允许车主在车牌上增加一个emoji表情。

全球约有90%的在线用户频繁使用emoji,每天有60亿个emoji表情符号被传送。不夸张地说,emoji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商品之一。人们甚至也将emoji当作一门艺术。201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emoji列为永久收藏,其中包括176个诞生于1999年的最初版本emoji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