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的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词条内容: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军校的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并提出了「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
当时的孙中山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建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武」就是黄埔军校,而「文」就是「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了纪念前一年去世的孙中山先生,国立广东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广东最高学府。中山大学至今仍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地。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为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
黄埔军校著名的校训「亲爱精诚」是由校长蒋中正亲自拟选的。校徽中的盾牌表示自信、勇敢及保卫国家安全;青天白日国徽代表中华民国;指挥刀代表指挥官权责;瑞穗则代表陆军对北伐、抗战、「戡乱(国民党对解放战争的蔑称)」所建立之丰功伟绩,并示寓兵于农之意,同时,每束麦穗上有7片禾叶,意谓「七七」,含有抗战建国纪念之意。最著名的还有黄埔军校门前的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的校长人选,最初决定为程潜,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但蒋介石不愿在程潜之下,跑到上海消极对抗,并辞去军校筹备委员长一职。而蒋介石辞职的真正原因,除了众所公认的财政问题外,深层次原因是对广东政局的现状,尤其是对自己在国民党改组以后未能得到相当的地位和权力强烈不满。但无论如何,最终成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对蒋介石一生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甚至一些黄埔出身的共产党将领都一直称他为「蒋校长」。
北伐是孙中山先生的多年愿望,而黄埔军校则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建校不久,孙中山就发表《北伐宣言》,由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随从护卫,他亲往韶关督师,向北进军。北伐军的阵容和实力,是以黄埔军校师生为主要支柱的。通过统一广东的历次战斗,以教导团为核心骨干起家,一年之间已先后从校军、东征军、党军,进而扩编成国民革命军,都依赖于黄埔军校的军事和政治骨干为基础。
北伐战争胜利后,黄埔军校在中国声名大振。在国民党军中,黄埔师生出身的将领更是成为了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黄埔系」应运而生。1924年底,为了北伐,组建了黄埔校军教导团,初期只有少数黄埔生担任军官职务,如蒋先云、贺衷寒、郑洞国等连级军官,胡宗南、左权等排级军官。第一次东征后,随着革命队伍的扩大,黄埔生所任职务逐步晋升。抗战期间,「黄埔系」开始逐渐登上正面抗战的舞台,日后他们成为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
由于「黄埔系」在组织、纪律上相比其他部队要强,财政、装备、后勤也较为充足,在历次战争中屡败众军阀。十年内战时期,「黄埔系」中除了胡宗南等少数人外,一般都只是中层军官。胡宗南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成为名震一时的「西北王」。但大陆解放后,胡宗南在台湾遭到陈诚、蒋经国排挤并被弹劾,1962年在台湾郁郁而终。
黄埔军校建校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因此学校的教员都是来自国共双方的精英,但他们之间的同事关系到最后却变成了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对手。国民党方面除了担任校长的蒋介石外,还有任国民党代表的元老廖仲恺,以及日后的多位军政高层,包括李宗仁、陈诚、汪精卫、顾祝同、陈果夫、白崇禧、戴季陶、何应钦、邵力子、程潜等。
中国共产党的许多知名人士也曾在黄埔军校身居要职,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此外,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项英、陈毅、董必武、陈潭秋、李达、郭沫若、瞿秋白、张国焘等也都在军校任职。同时,由于共产国际的关系,还有许多来自苏联的教员。但由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苏联和共产党教员离开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最优秀的毕业生主要出自一期到六期,而无论是「黄埔系」还是国民党内都十分看中辈分,甚至有「大一期就压死人」的情况,所以黄埔一期生在当时的军界都威名显赫。「黄埔三杰」就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当时的排列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三人。前两任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先是团员,但日后又转变为共产党的死对头。其中的陈赓更是在战场上救过蒋介石的命,后又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将。
从北伐战争开始,直到解放战争,黄埔毕业生们始终占据着中国军事舞台最显眼的位置。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有黄埔生的身影。下面列举一些著名军官的名录。共产党军官:左权、陈赓、萧克、徐向前、林彪、刘志丹、罗瑞卿、程子华、廖运周、赵一曼、赵尚志等。国民党军官: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李弥、胡琏、俞济时、黄维、戴笠、邱清泉、廖耀湘、戴安澜、唐生智、郑庭笈、侯镜如等。
黄埔军校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军校,但却不是最早的。中国最早的军校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它创建于1902年,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军校同样人才辈出,其中不少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比如新四军军长叶挺,宁都起义领导人赵博生,红五军团长董振堂。还有在淮海战役中火线起义的张克侠与何基沣等等。
黄埔军校在中国人尽皆知,但放眼世界,他并未跻身「四大军校」之列。在世界军事史上,基于建校历史、人才培育和历史贡献三方面考虑,法国的圣西尔军校、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四大军校」。二战中盟军著名的军事统帅戴高乐、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丘吉尔、蒙哥马利、朱可夫、刘伯承等均毕业于「四大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