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无锡》封面图片

无锡,简称“锡”,是江苏省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苏南部,北倚长江,南濒太湖,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无锡矿产丰富,却无锡,就如同无锡市的名字。因此便有了“无锡锡山山无锡”这句俚语。

词条内容:

地理:无锡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公元前11世纪末,古代周族首领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偕二弟仲雍,东奔江南,定居梅里(现无锡梅村),筑城立国,自号“勾吴”。今无锡有泰伯殿堂。西周灭商后,因泰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武王灭纣,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今惠山区阳山又名安阳山。

地理:无锡

从先秦到秦,再到近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如今的无锡市。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截至2016年,江苏省共辖13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20个县、55个市辖区,省会为南京。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江苏省是中国第一综合经济大省,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高居全国各省第一。

地理:无锡

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苏南部,太湖流域,有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用于吐鲁番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无锡段已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地理:无锡

无锡面积1643.88平方公里,另有太湖水域397.8平方公里。太湖是无锡乃至整个江苏省最大的湖泊。太湖为江南水网中心,总蓄水量为44.28亿立方米,因此,无锡地表水也比较丰富。太湖除了美景,还与华夏文明的发展有很多重大的历史渊源,如夏禹治水,便是太湖之水。夏禹奉舜帝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开凿了三条主要水道,东江、娄江、吴淞江,沟通了太湖与大海的渠道,将洪水疏导入海,才是华夏文明得以更好的延续。

地理:无锡

相传上古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无锡。据考证,无锡舜柯山一带留有不少遗迹,有石锅、石斧、石犁等,据说都是舜使用过。在4~5千年前,太湖流域是全国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比较先进,舜曾在舜柯山一带教导村民插秧种稻。有一年天旱无雨,禾苗枯焦,舜为民焦虑,以锄击石,有一块“舜皇锄印石”保留至今。当地建有一座舜皇庙,历史久远,庙前有一巨石,留着两个清晰的脚印。据说是舜皇看到太湖水泛滥,心中烦躁,连连跺脚留下的。

地理:无锡

无锡下辖共5个区2个市,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的宜兴了。宜兴是紫砂壶原产地,拥有石灰岩溶洞80多个,茶园3500余公顷,竹海纵横八百里。宜兴还曾诞生过4位状元、10位宰相、26位两院院士,被誉为院士教授之乡。如今的宜兴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市。在经济、文化、服务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一直处于中国县级市的前列。

地理:无锡

常听人言,北京话叫“京片子”,今日又听说无锡话是“太湖片”。无锡话是一种吴语方言,是主流吴语太湖片的一支。吴语太湖片又名北部吴语、太湖吴语,是狭义的吴语,吴语六片之一。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代表之一,吴语既是吴文化的重要象征又是吴越人的标志。吴语太湖片是吴语中最大的一个方言片,以太湖为中心区,分布在苏南浙北上海的广大地区,地域及人口都达到吴语使用总数的65%,为影响力最强的一支吴语,也是吴语的核心。

地理:无锡

无锡宗教历史悠久,据无锡地方志记载,早在三国东吴赤乌年间,无锡便建有佛教寺庙;道教在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就已传入无锡;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先后于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年间及光绪二十四年传入无锡。各宗教传入无锡后都建有大量的宗教活动场所,目前最多的是佛教寺庙。无锡灵山景区是中国最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园区,也是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

地理:无锡

无锡城市徽标以“玉飞凤”为造型主体,与山水、市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圆满的文化符号。玉飞凤出土于鸿山越国墓葬遗址,是国内发现最早的微雕玉器。秀逸之形、翔动之姿,喻示无锡人的聪慧灵秀、无锡城市的祥瑞腾飞。水纹是无锡坐拥长江、太湖、古运河、二泉的写照,与三山造型相呼应,寓意无锡是风光秀美、宜居宜游的山水名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