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敌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推荐,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威廉·戈茨曼作序推荐 深度解析市场动荡环境下,投资失败与风险高企的底层逻辑。)朱宁【文字版_PDF电子书_推荐】
内容简介:
投资者的敌人,是贪婪、恐惧与过度自信。
因为贪婪,在业绩好的时候,投资者会急功近利地承担更大的风险。因为恐惧,一旦看到风险增加或者蒙受损失,投资者往往会急于止损退出。而因为过度自信,投资者往往无法区分实力与运气,对自己和投资的认知非常有限。
《投资者的敌人》从行为金融学出发,研究了个人企业、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因为贪婪、恐惧与过度自信,而经常出现的行为偏差,包括为了高收益追逐泡沫,为了满足高管的个人利益而忽视公司的长期效益,为了推高股价而故意误导投资者和监管层等,并援引了丰富的研究案例进行补充说明。
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广大企业家、政策制定者、投资者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从而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作者简介:
朱宁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耶鲁大学国际金融中心教授研究员。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曾任美国加州大学终生金融教授,清华大学泛海金融教授。获得过包括孙冶方奖在内的重磅经济学奖。著有《刚性泡沫》等产生广泛市场影响力的畅销书。
目 录:
推荐序:耶鲁大学金融中心主任 威廉·戈茨曼
前言
第一章 不尽如人意的业绩
即使是高水平的机构投资者或者是企业,也会在投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投资损失。投资者在考虑投资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风险。很多投资者喜欢阴谋论或者战争论的内在原因恰恰在于,阴谋论或者战争论可以使他们心安理得地逃避自己投资损失的错误与责任。
第二章 麦道夫的教训
投资者一定要尽可能了解别人的生活方式、交易记录和一些最基本的文档,不要投资给你不充分信任的人。风险可以是别人的风险,但财富是自己的财富。无论前景如何诱人,投资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风险意识,对于高风险的产品,应浅尝辄止,多元投资。
第三章 野村收购雷曼的教训
监管者要做的是制定清晰的法律,并尽可能地限制公司高管损人利己的行为。而广大的散户投资者,所能做好的最重要的事,是看好自己的钱包。收购过程本身固然是件挑战性很强的事情,但收购之后的整合,才是真正决定收购交易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第四章 风险管理的来源
有效地控制风险是提升投资者长期投资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甚至可能比提升收益更重要。我们必须意识到,无论做多少模型,自认多么有把握,未来总会有不能预判的不确定性。因此,金融机构包括投资者不能急功近利地把风险做得太大,杠杆做得太高。
第五章 过度自信的高管
越是自信的高管,在考虑并购活动时越愿意支付高昂的价格给被收购方。一方面,这表现出收购方的股票可能已被高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自信的高管可能在浪费股东的财富收购一些物非所值的公司。难怪资本市场看见过度自信的高管用本公司股票进行收购会避之不及。
第六章 制度引发的风险
应当根据投资业绩,调整投资策略和公司的整体风险敞口,并始终确保公司的风险敞口不超过风险框架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企业追求的长期目标。在公司治理中,还必须加强信息披露和权力制衡。只有在风险决策过程中公司内部意见一致,才会保证相对稳妥的投资方式。
第七章 损人利己的高管
有些公司高管为了达到给自己的期权增值的目的,会故意参与或者投资一些高风险的项目,来增加整个公司的风险。这些风险如果带来正向的结果,那么收益是由公司高管以奖金和股权的方式获得。但是,如果这些风险导致了企业的损失,那么很可惜,这些成本都将由股东来承担。
第八章 激励机制对高管行为的影响
通过股权来激励高管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现,正是因为采取了股权激励,公司高管的目标跟股东的长期目标不是更一致了,而是更不一致。有的时候公司高管本身考虑的并不一定是股东的长期投资回报,而是如何最大化自己持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如何让个人财富进一步增长。
第九章 投其所好的高管
企业一旦决定上市,便一定会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把业绩包装得特别光鲜亮丽,以期能够将公司卖一个好价钱。如果卖家觉得自己可以把东西卖出好价钱,那么买家就很有可能为这个产品或者公司支付了过高的成本,这也会影响投资者后续的投资表现。
第十章 政府与监管者的行为偏差
监管层和政策制定者都存在一定行为偏差和局限性,同时,很多政策本身也面临着局限性。由于企业和家庭行为被动反应监管政策,一项政策或者监管规定的出台,有可能会导致被监管者和企业行为的完全改变。所以,政策制定者必须把市场的反应纳入政策决策过程之中。
第十一章 数字游戏
官员相对短期的目标函数和政府或者企业长期的目标函数之间,出现一个不匹配,这会导致地方政府为了追逐短期GDP增长而过度借债,对环境保护不够,或者对民生关注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政府的长期目标没有得到“短视”的政府官员的支持和很好的贯彻。
第十二章 大而不倒
金融机构这种敢让我倒闭,我就拉垮整个金融体系的大而不倒的气概,其实才是它们信用网络的最大价值。 维持经营不善的企业,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破产并非洪水猛兽,有的时候也可能成为改变历史的催化剂。套用一句乔布斯的老话:“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
第十三章 市场导向的其他公司决策
公司的分红或者回购是充分考虑到了投资者的心态和市场的反应之后做出的投其所好的决定。正是因为公司意识到散户有购买拆股公司的股票的倾向,公司会有意识地通过调整自己公司的股票价格,来达到吸引投资者或者扩大投资者人群的目的。投资者往往会对那些更改名称的企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
第十四章 金融创新
无论金融创新怎么发展,金融技术怎么先进,都只是对风险的重新分配,而非消除。更不用说由于风险管理技术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反而有可能增加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发生的可能和相应的其他风险。这种更大的风险,有可能会导致整个投资甚至企业命运发生逆转。
第十五章 何去何从
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敌人,既不是外国的阴谋策划者,也不是本国的政府和监管层,也不是上市公司或者金融公司。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敌人其实是自身和对于金融和风险的有限了解。如果对风险把控能力的了解不透彻,就会给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整个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风险。